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说王瑶卿

说王瑶卿

  • 字数: 256000.0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40337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说王瑶卿》主要内容:1990年,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文化部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盛大演出活动。各地京剧院团纷纷进京献艺,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首都戏曲舞台上可谓名角荟萃、流派纷呈、争奇斗艳、蔚为大观。值此之际,中国戏剧出版社也出版了一套“戏曲流派艺术研究丛书“,旨在对京剧流派表演艺术进行评价和总结。正如丛书的出版前言所说:”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史培育了艺术流派,反之,艺术流派的竞芳争妍和春华秋实,又丰富和充实了戏曲艺术的宝库。因此,从各种各类艺术流派的研究入手,将会是继承戏曲的传统艺术经验,总结表演艺术体系,探索戏曲美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正基于以上宗旨,中国戏剧出版社推出了谭鑫培、杨小楼、马连良、余叔岩、周信芳、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侯喜瑞、裘盛荣、萧长华等人的艺术评论集,今天看来,这套评论集的价值在于:1,选择的评论对象都是彪炳史册、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具有流派代表性。2,评论者均为表演艺术家或评论大家。对于评论对象,他们或亲眼目睹其表演,或亲身参与过合作,或亲耳聆听过其艺术教诲,所以,书中所涉事实均为第一手资料。述,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评,能抓住对象之神韵;论,则行家里手、语中肯綮。因而其史料与学术价值得到了业内人士与戏曲爱好者的认可。
目录
出版前言
壹  突破藩篱锐意革新
很好的戏剧改革家和戏剧教育家王瑶卿先生
回忆王瑶卿先生
继承着瑶卿先生的精神前进
良师益友艺苑楷模
王瑶卿
革新精进的先驱继往开来的宗师——纪念王瑶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缅怀王瑶卿先生
诲人不倦的师尊——回忆王瑶卿先生
王瑶卿先生二三事
忆王瑶卿老师
京剧生、旦两革命家——谭鑫培与王瑶卿笔
王瑶卿与四大名旦
王瑶卿与老生艺术
继往开来一代宗师——纪念王瑶卿先生
要想生巧需用?
王瑶卿与京剧《柳荫记》
王瑶卿先生谈十三妹的『驴』
王瑶卿先生谈『松紧带』唱法
古瑁轩见闻录

贰  诲人不倦桃李满门
承前启后一代大师
忆瑶卿老师
王门学艺记
春华秋实——纪念王瑶卿先生百年诞辰
念昔绛帐里,淳谆频发蒙
姓名香馨满梨园——回忆王瑶卿先生
『柳荫』一曲忆王师
活用程式的典范——忆向王瑶卿老师学戏
频添沃壤培桃李永铭严师诲谆谆——纪念瑶卿老师
回忆我的师父——王瑶卿先生
王门弟子述评
王瑶卿的嫡派传人
出版后汜
摘要
    《母女会》原是青衣的正工戏,在瑶卿先生以前以及和他同时代的旦角向来都是按照着传统的青衣路子来演的,王宝钏自始至终就是“捧着肚子死唱”(瑶卿先生语),扮相是大头上面挽观音兜,插抱头莲。瑶卿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先设想剧本中规定的情境,王宝钏这时正在病中,不应该还是和平时一样,他就将她的扮相改为从髻上垂下一缕散发,这样不但与她的唱词“这几日未梳妆思念夫君”的词意相吻合,而且给王宝钏增添了一种凄楚可怜的神态,尤其在她表示“冻饿死在寒窑也不回相府的门”时,将这一缕散发边弹边洒,使她的与父亲不妥协的坚决意志得到了更有力的表现。在唱腔方法上,他不像一般青衣那样只顾到“字正腔圆”就算尽责,他更能将王宝钏当时的爱和恨交织着的错综复杂的情绪通过他的唱腔委婉地传达出来。有看过他表演这出戏的人曾经给了他这样的评语:“做工甚细,念白也传神,一句‘如此待女儿打扫打扫’能叫人落泪。” ‘青衣的表演能做到这样动人,在当时几乎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了。
     正因为瑶卿先生的演剧是从体会剧情出发的,所以他的舞台艺术上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他不但改革了旦角的表演方法,而且还改革了角色的扮相、腔调,以至于剧本的内容。
     《打渔杀家》的萧桂英,原来的扮相是戴有穗的渔婆罩,披云肩,瑶卿先生认为一个渔家女子这样装束未免过于花哨,他就改为戴小草帽,穿蓝布女茶衣。《樊江关》的樊梨花、《破洪州》的穆桂英,原来都戴七星额子,扎硬靠,由瑶卿先生起,都改了扎软靠,樊梨花改戴观音兜,穆桂英改戴蝴蝶盔。《女起解》头场祭狱神,原来只唱四句[原板],瑶卿先生把它改为唱八句[反二黄],其他唱词和场子亦有很大的改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