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白桦林

白桦林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 著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069607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白桦林》:我热爱生活!我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因而对生活充满渴望,除了那些不幸的片刻。当一个人被抓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杀死他的父亲,触目所及是成千上万的尸体时,他对生活是不会有多大渴望的。在这种环境里,对生活的欲望会逐渐}肖失,因为生活本身失去了价值。我对生活的欲望会不会消失殆尽呢?有可能。我希望这件事永远不要发生。我想,悲哀就像把你对生活的欲望吸出来的一块海绵。这太可怕了。一切走向衰落时,悲哀会蚕食你的生活,我姑且不为此忧心忡忡。如果我还能活80年,我要做什么?年龄可分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从生理年龄来讲,我就是80岁,、一年一年这么过来的。生理年龄是你感觉多大就多大,我感觉自己30岁。我要做什么?跟我还没满30岁时一模一样,干活儿、写作,尝试很终写出一个不错的短篇小说来。时间于我是什么呢?它是一条神秘的河流。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的流动,从某处流向某处,没有源头,也没有终点。——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
内容简介
《白桦林》是卢斯蒂格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二战后,在新旧制度更换之际,故事叙述了28个劳改人员在“劳改营”苦闷压抑的生活。当他们遇到附近村庄一位美丽、热情的姑娘时,各自内心产生出种种渴望,很终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对自由的向往。作家的创作天马行空,接近不顾及文学的“传统模式”,看似零七八碎的对话和毫无条理的情节,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人性的顽强、高尚和诗意。
作者简介
作者:(捷克)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译者:杜常婧

阿尔诺什特·卢斯蒂格,犹太裔捷克小说家、剧作家,出生于布拉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5岁的卢斯蒂格由于犹太血统,先后被关押在前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的几个集中营。1945年,因美国空军轰炸,卢斯蒂格奇迹般从驶往德国达豪集中营的列车上逃脱。他的全部家人几乎都在大屠杀中遇害,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非比寻常的生活经历,造就了作家细致敏感的写作风格。战后,卢斯蒂格边学习新闻,边做记者,在布拉格电台工作了几年。1948年靠前次中东战争时期,卢斯蒂格以战地记者身份前往以色列。20世纪50年代,他任电影编剧和捷克《青年世界》杂志文化专栏主编。根据他的剧本改编而成的电影如《为卡特琳娜·浩洛维佐娃的祈祷》《天国护照》《夜之钻》和《蒂达·萨克索娃》等,为其赢得了靠前声誉。
1968年“布拉格之舂”以后,卢斯蒂格离开祖国,经意大利、以色列和南斯拉夫到达美国,在几所大学授课。1989年东欧解体,卢斯蒂格往来于布拉格和华盛顿两地。2003年,他从美洲大学退休,从此常在布拉格生活。2006年,卢斯蒂格80岁寿辰之际,因其对捷克文化所作的贡献受到国家表彰。卢斯蒂格曾获得2008年度的“弗朗兹·卡夫卡文学奖”,并两次获得“犹太民族图书奖”。卢斯蒂格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夜与希望》(1957),中篇小说《蒂达·萨克索娃》(1962)、《为卡特琳娜·浩洛维佐娃的祈祷》(1974),长篇小说《黑暗没有影子》(1991)、《美丽的绿色眼眸》(2000)等。
长篇小说《白桦林》是卢斯蒂格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二战后,在新旧制度更换之际,故事叙述了28个劳改人员在“劳改营”苦闷压抑的生活。当他们遇到附近村庄一位美丽、热情的姑娘时,各自内心产生出种种渴望,很终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对自由的向往。作家的创作天马行空,接近不顾及文学的“传统模式”,看似零七八碎的对话和毫无条理的情节,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人性的顽强、高尚和诗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