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寻访津浦线

寻访津浦线

  • 字数: 12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健鸣
  • 出版日期: 201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635725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寻访津浦线》:穿越时空的风向标
飙生奋鬣镇海吼
黄河飘起炫美的彩虹
拜谒孔子在此下车
铁道游击队之魂
三张茂人的坚守
桃山集火红如海
车站只是一个大院
旧气的滁州
悲情浦口
龙虎巷五号 
内容简介
《寻访津浦线》内容简介:百年津浦,几多沧桑。沿途摇曳多姿的老车站、老厂房、老水塔、老水井,向你传递往日的讯息;设计者的匠心,筑路者的艰辛,兵事匪事轶事,风花雪月,国恨家仇,在这个天然的舞台展演。
《寻访津浦线》以史料为基础,辅以200多幅图片,力求真实而生动地讲述历史,从博物馆档案馆和收藏者手里淘来的老照片更是弥足珍贵,难得一见。 
作者简介
健鸣,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长期在铁路机关部门工作,出版过诗集和散文集。 
目录
酷城的天际线
2 穿越时空的风向标
3 铁路学府出津门
4 在杨柳青流连
5 静海像一位迟暮的美人
6 飙生奋鬣镇海吼
7 目睹的不只是风花雪月
8 黄河飘起炫美的彩虹
9 济南站的钟声
10 老槐树的信仰
11 微笑而不屈的雅士
12 作别西天的云彩
13 泰山带飞了我们的遐想
14 拜谒孔子在此下车
15 滕州泉水万年不竭
16 感受历史的温度
17 哥特式的台儿庄站
18 铁道游击队之魂
19 临城经历了生命轮回
20 轰动民国的劫车案
21 南北津浦的接点
22 演绎艰难的抉择
23 三张茂人的坚守
24 找表的故事
25 木桥通火车
26 伟人瞬间擦亮的火花
27 抗战殉难员工纪念碑亭
28 请郭沫若题写校名
29 桃山集火红如海
30 离离原上草
31 暮色中的十里堡
32 南宿州的兵事轶事
33 淮河流淌的旋律
34 车站只是一个大院
35 管店老井
36 旧气的滁州
37 悲情浦口
38 繁忙的中山码头
39 火车轮渡的风光
40 龙虎巷五号
后记 
摘要
    上世纪初,曾经有一条铁路贯通南北,遗存下来的老建筑成为时间积攒下来的宝贝。
    老建筑的魅力在于,历史积淀会突然在某一个角落不经意的流露。即使你已经做好了准备,直奔目标而去,那蓦然间的惊鸿一瞥还是会让人惊喜不已。老建筑就是家国,就是情怀,就是世事变迁的舞台。虽经时间岁月的剥蚀,依然能够传递往日的信息,供人阅读和抚摸。在现实的场景里求证记忆里的故事,感受时空交错带来的独特风情,别有一番滋味。
    曾经发生一些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
    曾经有一批人,读着他们,我们常浩叹不已。
    1酷城的天际线
    津浦铁路的设计大体循着京杭运河的走向,*早为津镇铁路。皖省商民闻讯后,要求经由宿州、蚌埠、滁州至浦口,江苏省铁路公司也请求改经皖境。后来沪宁线通车,*终铁路改道,津镇铁路演变成了津浦铁路,天津北站成为津浦铁路的起点。
    近代中国看天津。作为中国铁路的发祥地,天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场近代中国轨道交通的革命当中,引领风潮,开启大幕,创造了多项**——
    1881年,建成*早的车站——唐山站和胥各庄站。
    1882年,造出**台机车——龙号机车。
    1885年,成立**个独立铁路企业——开平铁路公司。
    1888年,建成**个综合性车站——天津站。
    1894年,建立**个机务段——天津机车房。
    1894年,建成**座特大桥——滦河大桥。
    1900年,建立**个工务段——唐山工务段。
    1918年,建立**所职工子弟小学——天津扶轮公学**小学。
    1918年,建立**所职工子弟中学——天津扶轮公学**中学。
    1931年,建成**所职工休闲娱乐场所——天津北宁公园。
    1933年,建成**座宾馆——北戴河宾馆。
    天津是我国开埠通商*早的大城市,历史留下了诸多印痕,一些颇具欧洲风格的建筑,见证了铁路蹒跚前行的身影。原京奉铁路管理局和津浦铁路管理局,就设在北站前的大经路沿街。从那时起,兼具东方含蓄和西方唯美的建筑群便赫然出现在北站一带。第五大道的小洋楼别墅古朴、婉约,而这里的建筑因为大多是公共设施,倾注了德国建筑师更多的设计灵感,始终占据着这座工业城市时尚的*端。
    夏日的午后,行人稀少,绕到那条熟悉的法桐路上,没有目的地随心而走。树叶缝隙中透过的丝缕阳光,间或晃一下眼睛,更多的阳光漾在路边那些老建筑的围墙上,墙上爬墙虎的绿意更加浓了。一幅德式建筑的卷轴,把人拉回到一百年前的情景里去:提着公文包的德国铁路建筑师,黄包车里打量街景的大使夫人,身穿绸缎马夹的中国绅士,到西方考察归来的朝廷官员,江南来的谦逊学子,义干云天的北方实业家……他们步履匆匆,轻轻叩打着这“天子经由之渡”,让后来人感到惊奇。
    1888年,只有9.67公里长度的唐(唐山)胥(胥各庄)铁路终于展筑至天津,称唐津铁路,开始从矿山到城市的铁路世纪。从此,纵横几万公里的中国铁路网开始像画笔一样,向四处延伸。1907年,山海关至皇姑屯一段的铁路建成,北京至奉天(今沈阳)铁路全线开通,全长1042公里,成为贯通山海关内外的主要通道,清政府将其命名为京奉铁路。1908年,清政府设立津浦铁路总公所,开始举外债修建津浦铁路,转年在大经路厚德里(今十月影院对面)设立北段总局。以山东省峄县为分界点,韩庄以北至天津由北段总局负责,由德国工程师进行设计施工,全长626.1公里;韩庄以南至浦口由南段总局负责,由英国工程师进行设计施工,全长383.3公里。北段开工时,外国人主张将天津起点站设在租界,而官方和商民主张设在南开,莫衷一是,一时难以确定,便先自良王庄向南修建。为使经水路运至陈塘庄的筑路器材运至施工现场,修筑了良王庄至陈塘庄的支线,全长25.48公里,名为良陈支线(1939年前后拆除)。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津浦铁路北段开工典礼在天津举行;宣统元年(1909)二月,南段开工典礼在浦口举行。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