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墙:知情者说Ⅲ

红墙:知情者说Ⅲ

  • 字数: 2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董保存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0698043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森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日光?等闲之辈站在高高的红墙之外,不免雾里看花:风云一九五八?七一○事件,当事者说?关于大节,小节?动乱中的卫戍司令?从战将到罪犯?《红墙知情者说3:从"九一二"之夜到"九一三"凌晨》以当事人或亲历者的回忆与记述为主要内容,深度披露了中国政坛惊心动的真实内幕……
作者简介
董保存,解放军(文艺、昆仑)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大校军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小说,报告文学共20余部,200多万字。近年来在传记文学、纪实文学领域著述颇丰。作品曾数十次在军内外、国内外获奖,其中纪实文学《与蒙哥马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最近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名优秀传记文学作家”。
目录
统帅与战将的谈话(之一)——指点迷津
第一次见面,说:“真是人小鬼大!”
说:草地是阴雾腾腾、水草丛生、方向难辨的一片泽国,你们必须在茫茫的草地上走出一条路来
在平山县西柏坡,对杨成武说:出兵绥远,困难是很多的!
在专烈上,说:建立了新中国,就像建了一座很好的大厦,里头总不能空空洞洞嘛!
举起涵杯说:你们20兵团的任务是:……把防线稳定在38度至38度4之间
统帅与战将的谈话(之二)——一言九鼎1936年,和翊志坚的谈话不足半小时,却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刘志坚被任命为二野第4兵团副政委对,和他的谈话不超过5分钟
复出以后,找张爱萍和刘志坚谈话更是于脆利索,一言中的
“你是我身边那盏不灭的灯啊!”——的管家吴连登访谈录
您是什么时候到家里工作的?管理家里的事务复杂吗?
据说家的工资、仓库是你保管的,你能谈谈的家底吗?能谈谈有关江青的家当吗?
一生没有离开过烟和茶,能谈谈他这方面的情况吗?人们都知道的睡觉是很困难的事情,你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在吃东西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吗?有入说他因为吃饭发过觯气,是真的吗?
既然你是管理员,就要接触的孩子,你能谈谈他们的一些情况吗?
的娱乐活动是怎样安排的?他晚年的主要娱乐是什么?
有人讲,在“”中,并不让身边工作人员搞个入崇拜,是这样吗?他对个人崇拜的态度如何?谈谈你的亲眼所见好吗?
什么时候离开丰泽园到了游泳池?他在游泳池里游泳吗?
九一三事件时,你在老人家身边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作为身边的工作人员,你能谈谈你在那时的感受吗?曾经多次资助过身边的工作人员,你受过这种资助吗?
作为一个在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你能谈谈你印象最深的东西吗?
的口味——中南海厨师韩阿富访谈录
问:您是什么时候见到毛主席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他做饭的?
问:您是哪一年载北京的?到北京以后,一直给毛主席当厨师吗?
问:给主席当厨师好当吗?主席在吃饭方面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能谈谈毛主席饮食方面的特点吗?
问:你给毛主席当了那么多年的厨师,有什么事情印象最深?
……
摘要
    从“红大”毕业后,杨成武带着“抗战到底,前途光明”的期望,奔赴抗日战场。在八年抗战中,虽然能看到的命令、指示和文章,但是却没能有机会见到他本人了。进入解放战争后期,杨成武又有幸受到的两次召见。一次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另一次在屏山县西柏坡。
     1948年察南战役后,晋察冀野战军正在蔚县、广灵、阳高集结待命,准备向东挺进。4月17日,杨成武奉命赶到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当天聂荣臻带领他和赵尔陆去见。
     聂荣臻问杨成武:“多长时间没有见到主席了?”
     杨成武想了一下说:“已经11年了。毛主席数百里把我们调来,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吧?”
     聂荣臻说:“见了主席就知道了。”
     到了住处,只见他正在看书。看来他的身体不大好,有些消瘦,但精神很好。他让杨成武坐下,询问起了部队的情况。关于大同集宁战役、保北战役、青沧战役、清风店战役、正太战役和石家庄战役,大的情况他都知道了。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他也很感兴趣,问得很详细。
     杨成武一一作了回答,在汇报部队情况中,着重谈了刚刚结束的出击平绥线和察南战役的情况和经验教训。
     听完汇报,谈起了形势。他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反攻的阶段了。南线,刘邓大军渡过黄河,跨越陇海路,陈粟大军转至鲁西黄河南岸和豫西地区,陈谢大军也渡过黄河进入豫皖鄂地区。北线,东北我军从去年春季攻势以后即转入反攻,经过夏季攻势和秋
     过了十几天,来了个电报:上次谈的任务已经撤销。
     后来杨成武从聂荣臻那里知道,当时身体不大好,斯大林邀请他去苏联疗养,原拟由杨成武带一个旅护送他到东北,从东北转赴莫斯科。关于这件事,曾征求聂荣臻的意见。聂认为斯大林相邀固然是一番好意,但在那时处在战争环境,难以有绝对把握;其次,的健康状况也不便再长途跋涉,还是不去为好。经过斟酌,决定不去苏联了。
     1948年10月3日,再次召见杨成武,随同聂荣臻一起去党中央驻地屏山县西柏坡接受新的任务。那是一个秋日的下午,他们到达的住处。在座的中央首长还有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人。
     会议开始后,拿起一份电报让他们先看看。这是中央委员会1948年7月22日发给、罗荣桓、刘亚楼井转告东北局的电报。电报指示东北野战军转到南面作战,指出南面作战的种种有利条件,要求东北野战军于8月间在北宁、平承、平张等线打响。正是这份电报,导演出后来有名的辽沈战役。
     接着又递给他们第二份电报。这是中央1948年7月30日'给、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电报指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这一份电报使前一份电报进一步具体化,特别是把攻打锦州明确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看完两份电报,先问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意见,然后站起来,伸出两个指头,说:晋察冀野战军7个纵队,现在改组为华北野战军第2、第3两个兵团,由杨成武任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天焕任副政治委员。你们兵团准备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配合东北作战。你们的任务是把傅的嫡系部队拖在平绥线,调动他们向归绥、集宁、张家口转移,使华北的敌人不出关、少出关。与此同时,第2兵团一部在北平、张家口一线配合你们在绥远的作战。并要求你们20天内完成一切准备。
     说:出兵绥远,困难是很多的!第一个困难是,绥远是傅作义部的老窝,他一辈子经营了两支主力,即孙兰峰兵团和董其武部,这是他的全部资本,你要消灭他的命根子,他非要拼命地和你干。傅作义在那里经营20多年,搞了许多欺骗宣传,那里的群众对共产党、解放军还不太了解,他搞了些小恩小惠,群众对他有幻想。他还实行连保法,一个“通敌”,株连全村。特别是那里的粮食相当紧张,征粮不是一般的困难。他又在群众中搞坚壁清野,如果你搞不到粮食,就站不住脚。过去,晋察冀野战军第1、第6纵队两次出击绥东,都没有站住脚,主要原因就是吃不上饭。第二个困难是供给支前困难,供给到前线很不容易。第三个困难呢,可能战斗很不顺手。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