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盈余管理研究:基于雇员工资合约的视角

盈余管理研究:基于雇员工资合约的视角

  • 字数: 21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任小平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95276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9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盈余管理研究:基于雇员工资合约的视角》以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为分析框架,交叉应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在雇员工资合约决定机制、决定变量分析的基础上,就雇员工资合约视角下的盈余管理问题所涉及的理论动因、实践路径及操作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已经成为构建和驱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劳动关系合约化、市场化和利益化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工资谈判作为市场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劳资共决工资合约的重要制度安排,会计数据将直接影响到工资合约的完备性,并进而影响到劳动者的经济权益。
《盈余管理研究:基于雇员工资合约的视角》的研究表明,当财务绩效决定雇员工资合约的完备性时,良好的财务信息披露与归责制度不仅有利于劳动者权益的维护,也是会计数据社会功能彰显的重要体现。因此,传统的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会计准则设计偏好应逐步回归到包括雇员利益在内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上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数据在经济秩序维护和社会公平正义中的固有功能。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义
二、文献回顾
三、理论逻辑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工资合约决定机制分析
一、企业及其合约属性
二、雇员工资合约决定机制分析
三、工会在雇员工资合约决定机制中的作用
四、工资集体谈判制度

第三章 工资合约决定变量考察
一、问题的引出:一个实验案例的分析
二、雇员工资合约的决定变量考察
三、雇员合约收益结构考察

第四章 雇员工资合约中的盈余管理分析
一、关于盈余管理
二、基于雇员工资合约的盈余管理动机
三、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的区间分析
四、基于雇员工资合约的盈余管理路径分析

第五章 工资合约中的盈余管理:基于“锦湖轮胎”的个案分析
一、个案研究的方法
二、公司基本情况
三、2002年工资谈判的有关情况
四、基于“锦湖轮胎”的实证分析
五、基本结论
六、基于盈余管理视角下的工会博弈策略
七、基于盈余管理的劳工权益维护

第六章 工资谈判中的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
一、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分析
二、会计寻租与会计政策选择
三、盈余管理

第七章 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与虚假财务报告
二、虚假财务报告的基本手段
三、虚假财务报告的识别

第八章 工资谈判中的信息披露与归责
一、我国工资谈判中的信息披露现状
二、工资谈判中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分析
三、工资谈判中的信息披露框架
四、工资谈判中的信息归责
附录 走向谈判的中国工会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1)合法性前提。合法性是指工资集体协商中所用的会计信息必须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和提供。它既是会计信息本身的质量要求,同时也是利用的基础。
    ①合法性前提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些规定说明,企业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真实的业务基础、规范的核算手段以及及时的信息披露。只有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提供合法,其决策的有用性才有实际意义。
    ②合法性前提还要求在工资集体协商中收集的会计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合法。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综合的财务信息,理论上是应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披露。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企业性质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时间、对象和详略程度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诸多的披露中,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无论从信息的及时性、深度和广度上都要比其他主体的企业要好一些,更多企业的会计信息只是在特定范围内进行披露。工资集体协商中要收集这些会计信息是有难度的,所以,必须强调会计信息获得的来源合法,否则,将会影响到工资集体协商的结果,严重的可能会触犯法律。
    (2)持续经营前提。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或者清算。持续经营既是会计信息编制和披露的前提,也是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前提。工资集体协商中使用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状态下才有意义。
    ①持续经营前提为企业会计信息的连续、系统披露提供了基础。会计信息的结果是在一定的核算流程处理完成,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相应的会计方法得到了有机的运用,如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记账基础的确定等。离开了持续经营前提,企业的会计信息将失去意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