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专利经营管理

专利经营管理

  • 字数: 41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袁真富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8024710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专利经营管理》以研究分析企业专利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为目标,充分运用实际案例、数据、图表,从专利经营的体制建设、信息管理与分析、资源规划与布局、成本控制、营销管理策略、逆向管理策略、风险预警等方面出发,全面实证化、形象化地分析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已经或者即将涉及的专利经营管理策略、法律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参考解决方案,是我国企业运用技术及专利资源进行战术性和策略性实践运营的实用指导手册。 
目录
第1章 专利经营的新思维
1.1 专利价值数字会说话
1.1.1 专利创造企业利润
1.1.2 专利增加企业价值
1.1.3 专利表?企业实力
1.1.4 专利提升企业优势
1.2 专利经营的观念改造
1.2.1 技术专利化专利经营的前提
1.2.2 从专利保护到专利经营
1.2.3 专利经营的模式变迁
1.3 创造价值的专利管理
1.3.1 专利管理的基本框架
1.3.2 专利管理的目标面向

第2章 专利经营的体制建设
2.1 专利经营的组织建设
2.1.1 有效的管理组织
2.1.2 专责人员的配置
2.2 专利经营的制度规范
2.2.1 管理制度的设计
2.2.2 配套的操作规程
2.3 专利经营的员工管理
2.3.1 权利归属的界定
2.3.2 专利奖酬的激励
2.3.3 专利知识的教育

第3章 专利经营的信息管理
3.1 专利经营的信息资源
3.1.1 信息资源的发掘
3.1.2 信息资源的档案管理
3.2 专利经营的信息分析
3.2.1 专利信息与专利地图
3.2.2 专利管理地图的形式
3.2.3 专利技术地图的形式
3.3 专利经营的信息安全
3.3.1 信息安全不容忽视
3.3.2 信息安全的合同管理
3.3.3 信息安全的执行措施

第4章 专利经营的资源规划
4.1 专利规划的方向
4.1.1 掌握现有的专利资源
4.1.2 规划专利的发展目标
4.2 专利形式的选择
4.2.1 专利或者不专利
4.2.2 专利类型的选择
4.3 专利数量的累积
4.3.1 专利数量累积的目标
4.3.2 专利数量累积的渠道
4.4 专利质量的提升
4.4.1 从量变到质变
4.4.2 专利质量的控制
4.5 专利布局的规划
4.5.1 专利布局的方式
4.5.2 专利布局的区域

第5章 专利经营的成本控制
5.1 专利经营的成本分析
5.1.1 不可回避的专利成本
5.1.2 专利经营的成本构成
5.2 专利产出的成本控制
5.2.1 减少研发成本的支出
5.2.2 控制专利申请的数量
5.2.3 减缓申请费用的开支
5.2.4 其他可用的控制措施
5.3 专利存续的成本控制
5.3.1 定期进行专利稽核
5.3.2 建立专利淘汰机制
5.3.3 控制专利保护的成本
5.3.4 积极利用专利的价值

第6章 专利经营的营销管理
6.1 专利营销的流程管理
6.1.1 明确营销目标
6.1.2 确定营销标的
6.1.3 定义目标客户
6.1.4 开展营销活动
6.2 专利营销的包装设计
6.2.1 专利稽核的开展
6.2.2 专利价值的区分
6.2.3 专利的组合包装
6.3 专利营销的策略运用
6.3.1 孵化经营策略
6.3.2 市场细分策略
6.3.3 套装组合策略
6.3.4 诉讼威胁策略
6.3.5 专利联营策略
6.3.6 引证分析策略
6.4 专利营销的合同控制
6.4.1 专利许可合同导读
6.4.2 专利许可合同剖析
6.4.3 专利许可合同监控

第7章 专利经营的反向思维
7.1 挑战现有的专利障碍
7.1.1 专利挑战的策略运用
7.1.2 专利挑战的法律分析
7.2 维持现状的专利搁置
7.2.1 专利搁置的策略运用
7.2.2 专利搁置的风险分析
7.3 失效专利的价值提取
7.3.1 失效专利的来源
7.3.2 失效专利的利用
7.4 开发专利的剩余市场
7.4.1 识别专利的剩余市场
7.4.2 剩余市场策略的运用
7.5 破坏专利的技术公开
7.5.1 技术公开的策略运用
7.5.2 技术公开的风险分析
7.6 专利授权的免费开放
7.6.1 专利免费开放的政策
7.6.2 专利免费开放的风险
7.7 泡沫专利的策略运用
7.7.1 泡沫专利策略的动机
7.7.2 泡沫专利策略的风险

第8章 专利经营的风险管理
8.1 专利侵权的回避设计
8.1.1 专利侵权的回避设计概述
8.1.2 专利侵权回避设计的前期工作
8.1.3 专利侵权回避设计的操作方法
8.2 专利交易的尽职调查
8.2.1 专利风险尽职调查概述
8.2.2 专利风险尽职调查的程序
8.2.3 专利风险尽职调查的内容
8.3 专利风险的预警机制
8.3.1 专利风险预警机制概述
8.3.2 专利风险预警的操作程序
8.4 专利诉讼的攻防策略
8.4.1 专利侵权的诉讼攻击
8.4.2 专利侵权的诉讼防卫
8.5 专利争议的和平解决
8.5.1 解决专利争议的和解协商
8.5.2 解决专利争议的商业策略
8.6 专利危机的防御支持
8.6.1 专利危机防御中的企业联盟
8.6.2 专利危机防御中的协会支持
8.6.3 专利危机防御中的政府援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其实,专利数量的多少以及专利质量的优劣,也是企业技术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体现。美国《商业周刊》早在1992年就运用专利统计分析的方法为世界上创新实力不错的200家大企业排定座次,其统计研究结果认为,企业获专利权的数量越多,竞争力就越强。
    佳能公司曾经把专利占有量作为广告内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在广告中宣称,公司在数码相机方面拥有1100多件专利,在复合复印机方面拥有5600多件专利,在喷墨打印机方面拥有2600多件专利,在扫描仪方面拥有200多件专利等。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佳能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表明了佳能产品的优良品质和较高信誉。
    1.1.4 专利提升企业优势
    专利还可以提升企业在同业者中的竞争优势。比如,IT行业的客户(通常是品牌厂商,如惠普、戴尔等)多会要求代工厂商签署“共同履行诉讼保证责任”条款,负担日后专利侵权诉讼所衍生的巨额法律赔偿费用,或尽到即时告知及协助防卫的义务。这对代工厂商是相当沉重的负担,大多数代工厂商总是在这类条款上与客户有所争执,而这又会影响客户下订单的意愿,因此,代工厂商往往对此感到头痛。
    相比之下,我国台湾的鸿海公司由于拥有为数众多的专利件数,以及阵容庞大的知识产权法务团队,从而构筑了一道坚强的防护网,自然在对客户的担保上可以承诺做到比一般厂商更完善的风险承担,这也就是许多国外一线大厂会找鸿海代工的主因之一。
    当鸿海针对客户所要求的法律风险担保做出百分之百的承诺(即无风险的保证)时,成交便有如探囊取物了。相形之下,其他的代工厂商缺乏强大的专利防护网以及法务军团,要这些厂商毫不迟疑地承担客户的法律风险,似乎有些为难。光在这一点上,鸿海的竞争优势便高人一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