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 字数: 8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程舜英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159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6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何对待教育史资料,这是中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作为研究者来说,应详细地占有史料,认真地进行审查和鉴别史料;作为教师来说,要注意把握最能说明问题的史料,把握教育史实的总和。教育史要描绘出历史的实际过程,不是僵死的事实的收集。
目录
第一篇两汉教育制度史料
第一章秦汉之际的教育——私人教学3
第二章汉代的选举制度12
第一节西汉的选举制度12
一、贤良方正12
二、孝廉18
三、秀才22
第二节东汉选举制度的变化23
一、贤良方正23
二、孝廉24
三、秀才30
四、重视明经科31
五、童子科32
第三节选举的流弊34
第三章儒术独尊、学术与经学38
第一节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8
第二节经学的发展与昌盛44
一、"黄金满葳不如教子一经"44
二、汉代设置五经博士的发展概况47
三、师法、家法、今古文经学之争51
第三节汉代学术不限于经学61
……
第二节佛教教学和禅林戒规对教育和书院制度的影响659
一、佛教教学对教育和书院制度的影响659
二、佛教的禅林戒规对书院制度的影响671
第十八章五代十国的教育676
第一节五代时期的教育676
一、五代的学校教育676
二、五代的科举制度687
三、印刷术的发展与教育707
第二节十国时期的教育715
一、十国的学校教育715
二、十国的科举制度738
第三节五代十国的私人教育746
一、五代时期的私人教育746
二、十国的私人教育748
三、家庭教育754
为人做嫁甘为人梯(代后记)
——为程舜英先生《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再版而作756
合订再版说明758
摘要
    左雄"前议举吏先试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门,后尚书张盛奏除此科。琼复上言:'覆试之作,将以澄洗清浊,覆实虚滥,不宜改革。帝乃止。"
     《后汉书》卷五十一《黄琼传》
     左雄在坚持改革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第二年考试时有人故意刁难被左雄驳回。经过复试,因错误推举而被降职免官的达十余人,因此人们不敢轻举了。《后汉书》作者范晔认为当时察举弊病确实严重,改革是必要的,称赞左雄由于坚持考试,严格选举,得到了各方面的人才,顺帝年幼执政,知能任使堪称一时之盛。
     明年,有广陵孝廉徐淑,年未及举,台郎疑而诘之,对曰:"诏书曰:有如颜回、子奇,不拘年齿。是故本郡以臣充选。"郎不能屈。雄诘之曰:'昔颜回闻一知十,孝廉闻一知几邪?,淑无以对,乃谴却郡。于是济阴太守胡广等十余人皆坐谬举免黜,唯汝南陈蕃、颍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三十余人得拜郎中。自是牧守畏慄,莫敢轻举。迄于永熹,察选清平,多得其人。
     《后汉书》卷五十一《左雄传》论曰:"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以后复增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敦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以流竟。权门贵仕,请谒繁兴。自左雄任事,限年试才,虽颇有不密,固亦因识时宜。......故雄在尚书,天下不敢妄选,十余年间,称为得人,斯亦效实之征乎?顺帝始以童弱反政,而号令自出,知能任使,故士得用情,天下喁喁仰其风采。"
     《后汉书》卷五十一《左雄传论》所以东汉孝廉要经过考试自顺帝始。另外在选举的科目方面也有些变化,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时由于黄琼的建议,于儒学、文吏之外增加了孝梯及能政者共为四科。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