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物理解题思维的理论和方法

物理解题思维的理论和方法

  • 字数: 25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袁守华
  • 出版日期: 2011-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204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教学和心理的角度出发,对物理解题思维中一系列十分重要而又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着重讨论了3个方面的问题,即物理计算题、物理知识的构成要素及其属性、特征和内在联系;解题过程中复杂物理现象的分析方法;寻找问题算法的通用思考方法和相关的公式选择规则。本书遵循独特的研究思路,力图揭示物理解题思维过程的规律性,阐明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本书阐述的内容既有突出的新颖性、理论性,又有强烈的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既有利于读者从思想上深入、清晰地认识物理解题思维过程,又有助于读者自觉、有效地更新物理习题教学。
本书适合从事中学物理教育的教师和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学生阅读、参考,还可供对解题思维感兴趣的非物理课教师和相关理论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1章 问题解决系统物理何题物理知识
1.1 问题的提出
1.2 问题解决系统和物理习题
1.3 物理计算题的组成和解法
1.4 物理计算题的性质
1.5 物理知识
1.6 物理知识间的联系
第2章 审题物理現象的分析
2.1 解题理论相关研究简介
2.2 审题一 审题意
2.3 审题二 审解题方向
2.4 通过分割重组和匹配分析物理现象
2.5 具体现象的模型化处理
2.6 研究对象的确定和转移
2.7 现象分析举例之一
2.8 现象分析举例之二
2.9 综合题的分解与还原
第3章 寻找解法的算法分析
3.1 算法分析的分析法和公式选择规则
3.2 算法分析的综合法
3.3 分析法与综合法的联合运用
3.4 算法分析的方程组法
3.5 问题解决系统的状态变化
3.6 解题思维中的自我评价和调整
第4章 几个相关的问题
4.1 习题教学软件《高中物理智能解题导师》
4.2 问题的难度及其教学运用
4.3 解题思维与思维能力培养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1.1 问题的提出
     物理教学中,当学生问“怎样解答物理习题”时,教师通常的回答是:先要仔细审题;然后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物理过程;再选择适当的公式建立方程式;最后做有关数学运算和数值计算。如果学生进一步追问:应当怎样确定研究对象?应当怎样去分析物理过程?应当怎样去选择解题所用的公式?这时教师将无言以对,不能把这种最常见、最基本的问题讲清楚。欲教人知,必先自知,在执教者自己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都不能做出明确回答的情况下,学生注定会更加茫然,教学的效率、质量必然受到相当的制约。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教学领域并不是个别的偶然现象,而是一种由来已久、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这种近乎原始的状况不改变,我们将很难说实现真正的教学现代化。上述问题往往被认为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现象,暴露出传统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重大缺陷,暴露出执教者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的重大不足。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东西最初都是以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形态表现于外,是否能从中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课题,正是对人们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的考验。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