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

  • 字数: 5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1960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6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绪论 1
第一编1949—1962年间的文学
第一章文学体制与文学运动 15
第一节第一次文代会与文学体制的建立…15
第二节《武训传》事件和《红楼梦研究》问题 19
第三节"胡风集团"案 24
第四节"双百"方针与"反右"运动 28
第五节"新民歌运动"与文艺政策的调整33
第二章诗歌 39
第一节概述 39
第二节郭沫若、臧克家、艾青 42
第三节郭小川、贺敬之 45
第四节闻捷、李季等 49
第五节李瑛、公刘、邵燕祥等 51
第三章中短篇小说 55
第一节概述 55
第二节几部"不合时宜"的中篇小说 58
第三节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和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60
第四节茹志鹃和孙犁 64
第五节李准和周立波 69
……
摘要
    涵的现代性有时压倒物质外壳的现代性,内容压倒了形式。而"十七年"""文学则恰恰相反,其物质外壳的现代性掩盖着、装饰着其精神内涵的反现代性,陈腐的内容穿上了形式一新的服装。许多表现农业合作化、全民、人民公社"美好生活"的作品大都具有这一特点。""中的"忠"字舞、语录歌以及"诗报告"《西沙之战》、时政小说《西沙儿女》一类作品都是以现代形式掩盖陈旧的内容。这一特征在"革命样板戏"中则得到了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现。"样板戏"的物质外壳是高度现代化的,也可以说是髙度"西化"的:它的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离不开现代科技;它的服装设计也基本上是按现代写实主义的风格进行的;尤其是它的音乐伴奏,大胆吸收了西方交响乐,烘托出一种宏大的氛围。但是"样板戏"的精神内涵却基本上都是一些封建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的东西,都属于反现代意识。其中充满门阀观念、血统论,充满英雄崇拜与个人迷信(在创作上体现为"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原则下的"三突出""根本任"务"论),没有写出现代观念观照下的人和人的命运,所有的人物都是为宣传某种政治理念而设置的符号,没有个性,没有人的生命。一个个"高、大、全"的英雄都是虚假的"用一片片金叶贴起来的大神"①。在"样板戏"里,五四新文学的精神已经解体了。
     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五四启蒙精神的回归,以个性解放、文学自觉为要义的"人的文学"的复兴,随着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达到高潮。不论是对历史的"反思",还是向文化深层的"寻根",文学作品大都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批判意识。不仅清算极"左"路线对人的戕害,而且进一步追寻其思想的根源——封建专制主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以及电影文学等,创作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创作方法从单一转向多元,当代文学从整体上呈现出繁荣丰富的景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年形成的以"民族化"对抗现代化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多年被排斥在国门之外的西方各种思潮、流派的理论和创作源源不断地被介绍到国内来,被封闭多年的作家又睁开了眼睛看世界。在文化"寻根"中,有些清醒的作家再也不是像过去那样以"民族情结"消解启蒙话语,而是试图从民族文化的深层中挖掘现代悲剧的根源。此外,创作方法走向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一度恢复了生命力并有新的拓展与变异(如"新写实主义"的兴起)之外,各种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也给作家以新的启迪,给他们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学一样,也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洗礼,只是时间较早,大致在60年代以《现代文学》的创办为标志,揭开了台湾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