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

  • 字数: 8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孟宪承
  • 出版日期: 201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17768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3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孟宪承文集·卷3:大学教育》从大学的组织、管理体制、学位和教学制度等方面,提出和论述了大学的理想在“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镕”、“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指出并讨论了大学的任务在于研究、教学和推广。
目录
第一章 现代大学的理想和组织
第二章 中国大学的发展
第三章 大学教育的问题
参考书要目(英文)
后记
编校后记
摘要
    8.研究和教学的进行
     二十年前,大学的教师,除少数旧学的所谓“名宿”而外,多是国外留学回来的青年。正如有人嘲笑的,“甫释上庠羽吁,即拥太学皋比”,而又没有各种科学上前辈名师的裁制,大学自身也没有研究上必需的图书、仪器的设备。那时研究的空气,自然是稀薄了。最早的研究机关,是民国五年(1916)北平设立的地质调查所,其次是十一年(1922)南京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这些虽是独立机关,但研究的专家和工作,都与大学有密切的关系。到现在,情形已很不同。大学教授的研究工作,不能不说是有很快的进步。我们不应当单看了前面兼职兼课的种种黑暗的方面的描画,而就接近掩蔽了许多大学研究室、实验室里所燃烧着的光焰。除去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是在大学以外的不计,大学设立研究所、研究院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都已经有了规模。多数国立大学,都有中华教育文化基金所设的研究讲座。公私立各大学关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也都多少得到洛氏基金的补助。尽管各校教授研究的机会不同,设备更是不一律,但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该不会再委过于机会和设备的不敷,而就“妄自菲薄”了吧。
     比起有特殊资助和奖励的研究工作来,大学的一般教学状况,倒是很落后的。因为除了有实验或实习的功课以外,大学的教学,始终停滞于“讲演式”的一个阶段。是的,大学教授,厌闻“教学法”的名词。可是教学终是不应当看轻的。我们在第一章引过弗莱克斯纳的话:“常人的观念,一定以为德国的教授是看轻教学的了。其实不是的。不过在教学上,他不以哺喂婴儿般的方法抑制学生的自动研究——他的学生不需乎此,他自己是不屑于此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