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朝的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明朝的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 字数: 26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樊树志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90798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由樊树志编著。
    历史从来由“大人物”与“小人物”构成,“小人物”早已湮灭,留下“大人物”任人评说。《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中的每一个人——九五之尊的帝王、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亦有宵小之徒,都是所谓“大人物”。但这些“大人物”在主宰他人命运的同时,却无从把握自己的跌宕浮沉。
作者简介
    樊树志,1937年生于浙江湖州。1957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2年留校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代表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万历传》《崇祯传》《国史概要》《晚明史》《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其中《晚明史》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教材《国史概要》出版后获广泛好评,《国史十六讲》则再创历史著作的畅销。
目录
1·凤阳的朱元璋情结
2·朱元璋的文笔
3·刘基的悲剧
4·“积疑成狱”的胡惟庸党案
5·李善长的灭门之祸
6·大将军蓝玉的冤案
7·朱升为何归隐
8·太祖高皇帝的“免死铁券”
9·酷似乃父的朱棣
10·建文帝下落之谜
11·朱棣的智囊——道衍和尚
12·“读书种子”方孝孺的气节
13·“瓜蔓抄”及其他: 建文旧臣景清与铁铉
14·打着“锦衣卫”的幌子
15·才子解缙的政治生涯
16·“弄冲主于股掌”的王振
17·英宗被俘与获释
18·贪位的景帝
19·“夺门之变”的台前幕后
20·复辟功臣的下场:徐有贞、石亨、曹吉祥
21·宪宗与方术佞幸
22·宪宗擅宠的万贵妃
23·汪直与西厂
24·明君孝宗和他的诤臣们
25·“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刘瑾弄权
26·且看刘瑾的垮台
27·告密者焦芳
28·“甘心颐指”的李东阳
29·武宗与豹房政治
30·杨廷和拨乱反正
31·“大礼议”与张璁的浮沉
32·夏言:“弃市”的首辅
33·锦衣卫头目陆炳
34·痴迷于玄修的“中材之主”: 自比为尧舜的嘉靖皇帝
35·严嵩、严世蕃父子
36·徐阶:“名相”还是“甘草阁老”?
37·海瑞的为官风格
38·张居正的另一面
39·“威权震主,祸萌骖乘”:张居正的悲剧
40·魏忠贤与奉圣夫人客氏
41·魏忠贤与阉党专政
42·魏忠贤个人崇拜运动
43·毛文龙的功过是非
44·袁崇焕之死
45·钱谦益的政治挫折
46·鼎革之际的陈洪绶
后记
摘要
    
    13·“瓜蔓抄”及其他:建文旧臣景清与铁铉
         燕王朱棣以军事政变手段夺取帝位以后,对于支持建文帝“削藩”,反对“靖难之役”的官员,赶尽杀绝,其手段之残忍,可与乃父太祖高皇帝相媲美。齐泰、黄子澄的惨死,固不待言——齐泰被“族诛”,黄子澄先砍去双手、双腿,再处死。礼部尚书陈迪和儿子同一天处死,朱棣下令把儿子的耳鼻割下让陈迪吃下,还要问他:味道如何?
         其他官员们的死,个个令人毛骨悚然。且以景清、铁铉为例,以见一斑。
         景清,本姓耿,讹为景,北直隶镇宁人,年少时在国子监求学,以聪明机警而著称。和他住一间宿舍的同学有一本秘不示人的书籍,景清想一睹为快,对方不肯,再三请求,并且答应明日一早就归还。第二天,那位同学向他索书,景清竟然谎称我不知道什么书,也从未向你借书。那位同学愤愤然向祭酒(校长)控告。景清拿了那本书前往,对祭酒说:这是我窗前灯下反复攻读的书,随即一口气把它背了出来。祭酒要那位同学背诵,居然一句也说不出,被祭酒训斥了一顿。从祭酒那里出来,景清就把书还给了他,笑着说:我不满你把书看得太珍秘,故意和你开个玩笑而已。
         景清是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会试时列为第三名,廷试时皇帝赐予第二名,看来是才华横溢的佼佼者,却并非书呆子,崇尚大节。建文初年,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身份,改任北平参议,显然负有察看朱棣动静的使命。风流倜傥的景清,与朱棣相处非常融洽,言论明晰,大受朱棣称赏。
         首都南京被朱棣攻陷,建文帝旧臣大批死亡。景清当年曾经参与“削藩”密谋,自然在劫难逃,他与方孝孺等相约,以身殉国。令人不解的是,当许多旧臣纷纷殉国之时,他来到紫禁城,向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朱棣投诚归附。朱棣为了表示豁达大度,命他仍旧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建文朝旧臣摇身一变成了永乐朝新贵,景清遭到遗老遗少的非议,说他“言不顾行,贪生怕死”。
         其实,他是虚与委蛇,等待时机,为旧主报仇。
         某一天上朝时,景清身穿红衣,暗藏利器,准备行刺。说来也巧,日前主管天象的官员报告皇帝:“异星赤色,犯帝座甚急。”生性多疑的朱棣本来就对景清有所怀疑,上朝时特别注意。但见景清身穿红衣,且神色异常,命令卫士对他搜身,果然查获暗藏的凶器。景清奋然喊道:要为故主报仇!不断辱骂朱棣。卫士拔掉他的牙齿,他仍骂声不停,口中鲜血吐向朱棣的龙袍。朱棣一声令下,当场活活打死,并且把他的皮囊剥下来,塞进稻草,悬挂于长安门示众。
         正是无巧不成书,朱棣乘坐轿子经过长安门,绳索忽然断裂,景清的皮囊掉落在轿子前面,状如扑击。朱棣大惊失色,下令烧毁。
         有一天朱棣午睡,梦见景清手持利剑追杀过来,吓出一身冷汗。惊醒之后感叹道:想不到景清死了还这么厉害!下旨株连九族,连他的乡亲也不放过,“转相攀染”而死的有几百人之多,老家的一个村庄顿时化为废墟。
         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瓜蔓抄”!
         这样的“瓜蔓抄”还不止一处。建文时期的大理寺少卿胡闰,是江西饶州府人,朱棣发兵南下,他与兵部尚书齐泰筹划抵抗事宜。南京陷落后,不屈而死,朱棣不仅抄了他的家,而且株连他的家族,杀死一族男女217人。他们聚居的地方——府城西面的硕辅坊,化作一片废墟。吕毖《明朝小史》写道:
         一路无人烟,雨夜闻哀号声,时见光怪,尝有一猿独哀鸣彻晓。东西皆
         污池,黄茅白苇,稍夜,人不敢行。南至祝君庙,北至昌国寺,方有人烟。
         为了惩治几个政敌,株连九族还不解气,居然摧毁整个村庄和社区。不独在明朝,即令其他朝代,也闻所未闻。
         另一个政敌铁铉的下场,更加令人哀叹。
         建文初年,铁铉出任山东参政。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