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

  • 字数: 77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 高大钊
  • 出版日期: 2011-04-01
  • 商品条码: 97871140875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7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岩土工程疑难问题答疑笔记整理之2》:岩土工程丛书
内容简介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岩土工程疑难问题答疑笔记整理之2》是作者在中国工程勘察信息网“高大钊教授专栏”中对同行提出的有关岩土工程疑难问题所作的答复的笔记整理稿的第二部分。全书共回答了234个岩土工程方面的问题,也包括了网友之间不同意见的讨论,引用了204篇参考文献,列举了十余项工程案例。
作者简介
高大钊,1935年5月生,籍贯浙江平湖。195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本科,历任同济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考研室主任、同济大学科学研究处处长、同济大学科技咨询部主任、同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力学会理事、上海建筑学会理事、上海力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地基基础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员、上海力学会岩土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建委抗美援朝委委员;《力学学报》、《力学季刊》、《岩土工程学报》及《岩土工程师》等期刊编委。现在任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试题设计与评分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资深委员(终身)、《工程勘察》编委。长期从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编著《土力学可靠性原理》、《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主编《土质学与土力学》、《软土地基理论与实践》、《岩土工程手册》、《地基工程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丛书》、《岩石工程标准规范实施手册》、《岩土工程的回顾与前瞻》、《软土地基与地下工程》等十余部教材、手册与专著;发表岩土工程学术论文100余篇;同时从事高校科技管理研究工作,发表管理学术论文10余篇。早年参加我国第一本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编制,长期致力于岩土工程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及岩土分类与鉴别的研究,为我国最早从事岩土工程可靠度研究者之一,为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及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主要起草人,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水利部科技进步奖,1992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建设标准与定额优选工作者。曾代表我国标准化组织到德国、捷克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会议,被聘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岩土工程技术委员会(ISO/TC182)通讯委员。
目录
第1章设计需要勘察报告提供这样的参数和结论吗?
1.1设计需要勘察报告提供每层土的地基承载力吗?
1.2设计需要勘察报告提供扣除负摩阻力以后的单桩承载力吗?
1.3设计需要勘察报告提供考虑液化折减以后的单桩承载力吗?
1.4设计需要勘察报告按照沉降计算的点提供相应钻孔的压缩曲线吗?
1.5设计需要勘察报告提供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的结论吗?
1.6设计需要勘察报告提供不均匀沉降的计算结果吗?
1.7仅从地基均匀性的角度评价建筑物变形的均匀性有什么工程意义和局限性?
1.8为什么总则的这一条要改为非强制性条文?
1.9勘察、设计、审图之间是否需要沟通以及怎样沟通?
1.10为什么岩土工程师有这么多困惑?
参考文献

第2章勘察的前期工作与编制勘察方案的依据
2.1岩土工程勘察分级的目的是什么?
2.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与勘察分级是什么关系?
2.3如何划分勘察等级?
2.4这样的场地应划分什么等级?
2.5如何考虑填土对勘察等级划分的影响?
2.6勘察时应收集什么样的资料?为什么要求收集这些资料?
2.7如果收集不到这些资料怎么办?
参考文献

第3章勘察工作量的布置
3.1如何正确理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2)关于勘探孔组成的比例?
3.2怎么看待勘探点的网格化布置与之字形布置?
3.3斜坡地貌上的别墅群该如何布置勘探孔?
3.4怎样理解基坑工程的勘探范围?
3.5高层建筑群中,是否每幢都应有取土孔?
3.6确定勘探孑L深度要考虑哪些因素?
3.7大底盘车库的勘探孔深度该怎么确定?
3.8控制孔的深度该如何确定?
3.9这样的取样数量够吗?
3.10同一个场地的20份勘察报告能否共用一份土工试验资料?
3.11如何分析《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条文和条文说明之间的矛盾?
3.12样本容量取6时,数据的容许误差是多少?
3.13这样布置抗剪强度试验对不对?
参考文献

第4章土的工程分类
4.1为什么我国各个行业的土分类标准之间存在那么大的差别?
4.2粉砂的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下限取多少为好?是取25%,还是50%?
4.3这样的混合土怎样定名?
4.4怎么看待用联合测定仪测定的塑限含水率?
4.5两种不同标准的液限试验有什么区别?
4.6土的目力鉴别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应用?
4.7摇振反应描述的是粉土的什么性质?
4.8为什么公路系统的两本标准的分类差别那么大?
4.9对这样的土该如何定名?
4.10如何现场鉴别土的性质?
参考文献

第5章土工试验
5.1试验如何模拟工程条件?
5.2从什么深度开始做高压固结试验?怎样确定高压固结试验的优选压力?
5.3这样确定的前期固结压力对吗?
5.4如何测定土的渗透系数?
5.5这样布置抗剪强度指标试验行吗?
……
第6章岩土工程参数的统计分析与取值
第7章原位测试与现场试验
第8章工程的地下水条件
第9章抗浮验算
第10章大面积荷载工程问题
第11章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如何进行评价和建议
第12章勘察报告中如何提供基础方案的建议
第13章岩土工程设计中的荷载与安全度控制
第14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的若干问题
第15章桩基础设计与施工
第16章地基处理技术
第17章边坡与基坑支护工程技术
第18章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与抗震验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