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墨子还原/杨义著

墨子还原/杨义著

  • 字数: 2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杨义 著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83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9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杨义1946年生,广东省电白县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学评论》主编;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1998-200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两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40余种,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中国现代文学图志》、《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叙事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中国古典?学图志——宋、辽、金、西夏、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读书的启示》、《楚辞诗学》、《李杜诗学》,以及十册《杨义文存》等;发表论文近500篇。
目录
序言
上编  墨子还原
一士君子显学与草根显学
二鲁南鄙东夷文化因缘
三近儒脱儒之造士过程
四篇目辨伪与过程意识
五墨学十论与天地人三学
六所谓“背周道而用夏政”
七墨氏族源与天鬼意识
八人学中的兼爱、非攻支柱
九政治学说中的草根诉求与东夷体制
十三墨与十论分篇的文化地理学对应关系
十一王官之学与民间组织制度
十二晚岁囚宋与墨辩发生的心理契机
十三反思百工技艺与开启名辩思潮
十四墨子文学观与买椟还珠之辩
十五多样文体与口传文学程式
下编 墨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
编者前识
凡例
一 生平编
(一)生卒年及里籍
(二)出身及行迹
二思想编
(一)思想渊源及发展(含儒墨关系)
(二)“天学”《天志》《明鬼》《非命》(宗教、鬼神思想)
(三)“地学”《节用》《节葬》《非乐》(实利、经济学说)
(四)“人学”《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政治、社会理想)
(五)“心学”《墨辩》(逻辑学)
(六)教育、军事等思想
三文本编
(一)《墨子》版本流变
(二)篇目考订及作者辨析
(三)“十论”上中下三篇之对应关系
四 文学编
(一)文学地位与评价
(二)艺术特点
……
后记
摘要
    思想史应该欣然憬悟:墨子学派的出现,堪称文化奇迹。墨子率领一班手足胼胝的苦行者,起而向雍容尔雅的儒家叫板,从而输人一股强劲的驱动力,深刻地改写了战国学术的总体结构、品性和秩序。墨子之前天下学术未裂,墨子之后滔滔学界始争。也就是说,墨子给思想学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思想学术界自此不再寂寞,开始以争鸣来开发思想的力度和深度,波涛激荡,创新迭出,好受关注。韩非为此特著《显学》篇,认为"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①。韩非并非平静地描述学术史,其本旨在于挑战显学,而自创显学,然而却在挑战中把墨子学说的位置凸显出来了。
     探讨战国学术的繁荣,应该看到,其中重要的原因缘于诸子依恃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文化资源,展开风貌互异的原始创新,以空间兑换成创新的新维度。在这种新维度中,儒、墨前后相继,却代表着两种独特的学术类型。用墨子的话来说,儒属于"士君子显学",墨属于"草根显学",具有更充分的民间学术形态。"士君子"一语见于《墨子》书41次,其中14次泛指高雅的知识界,27次专指其论敌儒家,均见于它论述自己核心理论的篇章。如《墨子?尚贤下》说:"而今天下之士君子,居处言语皆尚贤,逮至其临众发政而治民,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节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