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子还原

老子还原

  • 字数: 2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杨义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83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老子》是中国古代有名经典之一,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杨义的这本《老子还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老子》的传播、经典化过程及孔子问礼的时间等问题,第二部分编排了相关的研究资料。
作者简介
杨义,1946年8月生,广东省电白县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位委员,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量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二、三卷)、《鲁迅小说综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中国历朝小说与文化》、《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新文学图志》(上、下册)、《中国叙事学》等学术著作近二十种。论著曾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以来优秀学术成果奖”等多项奖励。传记列入美、英《世界名人录》,为美国传记研究中心列入“世界五百领先者”。
目录
序言
    上编  老子还原
概说
  一  史官身份与宇宙本体论的突破
  二  孔子问礼与礼的失落
  三  老子的氏族与地缘文化基因
  四  破解老子身世与谱系之谜
  五  追踪老子从原始赖乡到文化洛阳
  六  洛阳老子在《老子》书中留下的模糊面影
  七  郭店楚墓竹简本与《老子》传播方式
  八  马王堆帛书本与《老子》经典化过程
附录  老子还原初探
  春秋晚期的个人写作
  诗式体道
  反者道之动
  精妙的比喻机制
  楚音和韵散结合的哲学诗
    下编  老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
编者前识
凡例
第一辑  老子其人
  一、先秦文献的记载
  二、秦汉文献的记载
  三、众说纷纭的面目
第二辑  《老子》其书
  一、作者之争
  二、成书时间
  三、成书过程
  四、典籍称引
  五、版本著录
第三辑  《老子》评骘
  一、思想渊源
  二、道家始祖
  三、哲学思想
  四、文辞艺术
第四辑  老学脉络
  一、秦汉老学
  二、六朝老学
  三、隋唐老学
  四、宋元老学
  五、明清老学
后记
摘要
    牝牡喻道:生命原始力量的地域性追忆
     由于对天地万物起源和对生命起源的双重关注,《老子》采用了第三类重要的比喻:牝牡之喻。此喻一头连着生命起源,一头连着天地万物的起源,在《老子》的表述中,又带有母系生殖崇拜的某种遗留。
     先秦诸子中,唯有《老子》带有女性生殖崇拜的原始文化遗痕。追究起来,这与老子赴周任职前的故乡生活有关。他的故里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原属陈国,后属于楚国开拓未久的边鄙之地,在政治势力的空隙或薄弱之处,不能排除存在着少量小型的母系部落,或其遗风遗俗。《史记》索隐引葛玄曰:老子为“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①,就透露了其中消息。这就导致后来当过“周守藏室之史”、深知周室文献和礼仪的老子,在著书时,难免以“少年的我”和“壮年以后的我”进行心灵对话。他既然申述着赤子厚德、物壮则老,就会以早年感受的边缘文化的活力,超越壮年以后习见的中心文化的衰颓之气,出关也就成了他的精神突围。
     甚至可以说,他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非纯属悬空想象,不排除带有童年记忆理想化的因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中的“使”,并无主语,大概不会是列国诸候及其属员部吏,也不便列举部落酋长之类,似乎一切按自然习惯行事。内容却及于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甘、美、安、乐的情感世界和部落(国)间安分宁静相处。这种思想在批判现实的战乱兼并中,隐含着某种对往昔纯朴生活的挽歌音符。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