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子

老子

  • 字数: 21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陆玉林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81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著作,怎样才能尽快领略到经典的核心要义,减少在茫茫书海中不得要领的辛苦?“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正是为适应当代读者需求特别编写的国学经典普及丛书。
选目“精粹”:所选典籍均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代表性的著作。
选文“精粹”:所选文段均为经典中的精华部分。
原文后附“扩展阅读”:参照原文选段,从其他经典著作中选摘出内容、思想与本段相关的语段,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选文。
“点评”精到:从当代人的视角出发,对文段精髓加以解读,以唤起读者更多的思索和体悟。
目录
一  常道无名(一章)
二  善恶相生(二章)
三  无为安民(二、三章)
四  持虚守静(四-六章)
五  无私不争(七-九章)
六  洗心去欲(十、十二、十三章)
七  大道惚恍(十四章)
八  清静自然(十五-十七章)
九  绝圣弃知(十八-十九章)
一○  唯道是从(二十一二十五章)
一一  重根返朴(二十六一二十八章)
一二  息事偃兵(二十九一三十一章)
一三  守道任化(三十二一三十五、三十七章)
一四  处厚安命(三十八、四十章)
一五  大音希声(四十一章)
一六  知足常足(四十三-四十六章)
一七  鉴远忘知(四十七、四十八章)
一八  浑心袭常(四十九、五十二章)
一九  无施守柔(五十三-五十五章)
二○  和光同尘(五十六、五十七章)
二一  祸福相倚(五十八章)
二二  深根固柢(五十九、六十三章)
二三  愚民配天(六十五、六十八章)
二四  知我者希(七十章)
二五  知病无病(七十一、七十三、七十四章)
二六  天道无亲(七十九章)
二七  小国寡民(八十章)
二八  信言不美(八十一章)
摘要
    老聃说:“吃草的动物不怕变换草泽,水生的虫儿不怕变换水塘,只作小的变化而没有失去其根本的需要,喜怒哀乐之情就不会侵入胸中。天下万物都有一致之处。了解它们的一致之处而同等地看待万物,那么四肢百骸如同尘垢,而死生终始的变化如同昼夜的循环,没有什么能扰乱其心,何况是得失祸福的分别呢!舍弃得失祸福如同丢掉泥土一样,是因为知道自身比得失祸福更可贵,知道可贵在于我自身就不会在得失祸福的变化中丧失自我。而且事物千变万化没有穷尽,有什么足以困扰于心的呢!得道之人明白这个道理。”
     孔子说:“先生德配天地,还用优选明的道理来修心,古代的君子,谁能脱离优选明的道理而不修心呢?”
     老聃说:“不是这样。水自然涌流,不是有意去做,自然而然。至人养德,不修而德不能离,就像天自然高,地自然厚,日月自然明,又何必修呢!”
     孔子出去,告诉颜回:“我对于大道的了解,岂不像酒瓮中的小飞虫么!如果不是先生启发我的蒙蔽,我真不知道天地的大全呀。”点评 老子认为道的本体是空虚的,而其作用则是无穷无尽的。唯其空虚而不是一个实体,才可能自身没有穷尽,作用不受。对于个体来说也是这样,只有忘记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躯壳,才可能不受得失祸福的影响,得到纯粹的快乐。这样的生存境界,从理论上说是十分高明的。然而,世俗的人也应当有世俗的快乐,这是人之常情。就此而言,“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的境界,或许也只能是一种理想。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