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机制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机制研究

  • 字数: 2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马颖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907964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机制研究》总结回顾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体系的相关研究,以我国商业银行为对象,按照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深入分析目前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体系中的具体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体系的建设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为其他行业开展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进行会计监管提供借鉴。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机制研究》可作为高等院校金融学、会计、审计学等专业的辅助教材,也可供金融行业、会计审计行业的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使用。本书由马颖博士撰写。
作者简介
    马颖,辽宁省沈阳市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学士(会计专业),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会计专业),西南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财务管理专业),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现为上海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工具会计与管理、内部控制。曾承担多项各类课题研究,公开发表多篇核心论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二章  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动因研究
  2.1  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界定
  2.2  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种类
  2.3  衍生金融工具使用动因的基础理论
  2.4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动因
第三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需求研究
  3.1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发展现状
  3.2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风险
  3.3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对会计监管制度安排的需求
第四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基本框架研究
  4.1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4.2  会计监管体系的一般构建
  4.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制度设计
第五章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体系研究
  5.1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体系安排
  5.2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实务与典型案例研究
第六章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制度变迁研究
  6.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制度变迁
  6.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第七章  XBRL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的应用展望
  7.1  XBRL报告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价值优势
  7.2  XBRL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应用的探讨
参考文献
摘要
    2.3.3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理论
     在不对称信息对策中,通常按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建立了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对策模型的逆向选择模型,和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对策模型的称为道德风险模型。按不对称信息内容,建立了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信息对策模型的隐藏行动模型,以及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信息对策模型的隐藏信息模型。
     委托代理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委托代理双方通常存在着利益冲突和机会主义倾向,在交易中就很可能存在代理人运用其信息优势损害委托人合法利益的情形。
     所以在研究企业为什么使用衍生金融产品时,放松MM理论的市场完美假设,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时的观点集中在企业管理层自利论上,认为使用衍生产品的动机是由于股东和管理层存在代理冲突,经理层追求自身利益优选化的结果。管理层运用复杂的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可能是为了减少昂贵的外部融资,但由于规避了外部监督,可能会加深代理问题,进而影响企业价值。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