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

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

  • 字数: 36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振复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3090783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7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人除了深知自己无知以外,其实一无所知。这一“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正是笔者撰写《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的人文理念与精神动力。
《周易》是经得住不断质疑与提问的。诸多所谓“千古之谜”、当代人文意义与它的思性兼诗性旨趣,令人追寻不已,有可能使人对于生活真理的认知和体悟渐入佳境。
相信这一“百问”,会在读者睿智的沉思与追问之中,得以继续。以当代文化批评视野,重新审视、解读《周易》文化,是本书的宗旨。 
作者简介
王振复,有名学者,研治易学、中国美学史及中国建筑文化数十载,出版学术著作三十余种,发表沦文近二百篇。著有《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周易精读》(2009)、《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史教程》(2004)、《建筑美学》(1987、1993)、《中华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1989、1993)、《郭店楚简老子的美学意义》(2001)、《法海本坛经的美学意蕴》(2001)等。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等科研、教学奖十多项。
目录
自序
巫,就在这里徘徊
  一问  巫术,是否与当代生活结缘太深
  二问  为什么要撰写《周知万物的智慧一一周易文化百问》
  三问  今天的人们怎样与《周易》“交谈”
  四问  原本于巫学,还是哲学
易,从原始人文的暗夜苏醒
  五问  “浅阅读”、“深阅读”还是“不阅读”
  六问  为什么健康的阅读必须从了解《周易》主要版本开始
  七问  “周易”的“周”指什么
  八问  “周易”的“易”指什么
  九问  伏羲是不是八卦的创始者
  一○问  文王是不是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的作者(一)
  一一问  文王是不是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的作者(二)
  一二问  孔子是不是《易传》的作者
  一三问  《周易》成书于什么时代
独具人文魅力的卦爻符号
  一四问  什么是阴爻阳爻的文化原型
  一五问  阴爻阳爻起源于“数”吗
  一六问  八卦缘起的美妙“传说”究竟怎样
  一七问  为什么说阴阳爻符是符号“宇宙”的基石
  一八问  八卦象喻什么
  一九问  太极图的奥秘何在
  二○问  河图:“天一”的人文意蕴该如何理解
  二一问  洛书:如何认识“魔方”的意义
  二二问  什么是“伏羲八卦方位”
  二三问  什么是“文王八卦方位”
  二四问  爻位说的要点有哪些
  二五问  气究竟意味着什么
以命理为文化基因的“伪技艺”
  二六问  怎样解读巫术的前兆迷信
  二七问  “第一期”巫术的人文意义何在
  二八问  “第二期”巫术的人文意义何在
  二九问  “第三期”巫术的人文意义何在
  三○问  “筮,数也”,触及易筮的根本么
  三一问  “十八变”的巫筮操作是怎么一回事(一)
  三二问  “十八变”的巫筮操作是怎么一回事(二)
  三三问  “十八变”的巫筮操作是怎么一回事(三)
  三四问  为什么说巫筮是一种“游戏”
  三五问  灵验还是不灵验(一)
  三六问  灵验还是不灵验(二)
  三七问  灵验还是不灵验(三)
  三八问  所谓“倒错”与“伪技艺”究竟如何解读
  三九问  “数”的“聪明”怎样与巫的“愚昧”“对话”
  四○问  为什么说《周易》巫筮是一种典型的“白巫术”
  四一问  “降神”还是“拜神”
  四二问  风水术的人文原型是什么
  四三问  风水术的人文意蕴何在
  四四问  “风水”别名及其“鬼神”观念说明了什么
巫筮文化的超越与人文智慧的解放
  四五问  如何看待智慧从“巫性”到“诗性”的时代转换
  四六问  “天人合一”的人文意蕴是什么
  四七问  什么是天文、人文及其人文精神
  四八问  象是如何成为一个基本人文范畴的
  四九问  异质同构:什么是巫筮之象与艺术之象的人文联系
  五○问  意象、形象是什么意思
  五一问  “立象”是否能够“尽意”
  五二问  “数的和谐”和“美的神秘”之关系如何理解
  五三问  阴阳大化:“一画”与“太朴”具有怎样的人文关联
  五四问  八卦方位与四合院的关系怎样
  五五问  生殖崇拜、桑的意象与美的人文联系何在
  五六问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是什么意思
  五七问  怎样评价《周易》的生死理念
  五八问  形、神、气三者的文脉联系究竟是怎样的
  五九问  “易以道阴阳”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六○问  “和兑”是一种什么境界
  六一问  什么是“杀子”文化、“杀父”文化
  六二问  “崇阳恋阴”还是“崇阳抑阴”
  六三问  阳刚、阴柔,还是刚柔相济
  六四问  如何理解“乐天知命,故不忧”这一人文命题
  六五问  人生忧患是“命里注定”的吗
  六六问  人格:圆型还是方型
  六七问  为什么说“时间是上帝”
  六八问  如何理解人文意义上的“瞬间”
  六九问  “历史器官”:中华民族怎样重视时间
当代文化批评:易理的启示
  七○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格主题是什么
  七一问  敬畏太阳的人文意蕴何在
  七二问  大地一般的宽容意味着什么
  七三问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诗意境界是什么
  七四问  为什么说“大观”的人文精神是崇高
  七五问  “国之重器”证明了什么
  七六问  “震”的境界让人领悟到什么
  七七问  “渐”的哲学是怎样的一种美丽
  七八问  人的顽强生命力如何在“人文时间”中实现
  七九问  否极泰来还是泰极否来
  八○问  安危、存亡与治乱的关键是什么
  八一问  人生艰难需要敬畏吗
  八二问  怎样面对人生的困穷之时
  八三问  等待时机还是“等待上帝”
  八四问  究竟“同人”于什么
  八五问  “睽”的哲学给人以怎样的启迪
  八六问  隐退是一种“与时偕行”的人生策略吗
  八七问  治理天下:道德自律还是严刑酷法
  八八问  “大者正也”是一种怎样的道德人格
  八九问  为什么说守持谦德是人间正道
  九○问  为什么说“无妄”即“正”、无欲则刚
  九一问  用兵之道:为什么必须以“正”用兵
  九二问  “咸,感也”:怎样才是健全的性爱
  九三问  家道正:究竟怎样做男人和女人
  九四问  为什么人生的根本快乐得之于自然
  九五问  “离,丽也”的审美意义如何认识
  九六问  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九七问  姓甚名谁为什么是一种文化现象
  九八问  穿衣为何是一个文化问题
  九九问  “事死如事生”:怎样面对死亡
  一○○问  人生难道就是这样一碗汤吗
摘要
    二七问 “靠前期”巫术的人文意义何在
    根据前兆迷信之对象的文化属性、品位与层次,笔者把中华古代与现代的巫术分为三种,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巫文化品位。
    首先是靠前种,以未经人力改造的自然现象为前兆迷信,笔者将之称为“靠前期”巫术,也叫做“天启”巫术。
    这种巫术的文化特点是,以种种蒙上神秘色彩的或常见或罕见的自然现象为人们心灵的崇拜对象。
    这种种自然现象,可以是天地、日月、星辰、山河、风雨、晴晦、水火、禽兽、草木、寒暑与昼夜,也可以是人的种种生理现象,比如心跳、眼皮跳与梦境,等等。
    它们的空间存在与时间进程,它们的无穷变化,并未经过人为的改造,它们的形态、属性与变迁,也没有经过人力的干扰,它们是天然自在的。就是说,这种前兆是自然的、“天启”的。
    因此,这一种巫术,仅仅是在“万物有灵”理念的笼罩下,将这种自然兆象与人生命运的休咎吉凶的判断组接起来。以自然兆象为前因,以对人事的占断为结果,从而完成一次次“物占”或者“象占”。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