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心集/吉炳轩著

清心集/吉炳轩著

  • 字数: 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吉炳轩 著
  • 出版日期: 2011-03-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816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9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清心集》:
为政以善,善于施政
用人要有“瘦已肥民”的胸怀
品质之费,甚于天灾
百姓向朝廷借官的启示
要防藉小信而成大不信
武则天为什么长住洛阳
鲜卑族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
剖身藏珠与迁宅忘妻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隋朝短命原因浅析 
内容简介
《清心集》主要内容简介:吏治好坏要在得人、用人要有“瘦己肥民”的胸怀、切莫再搞品状相仿、忧不在寡,而在不安、“浮夸风”溯源、品质浪费也要治罪、身处脂膏不自润、利是义之和、品质之费,甚于天灾、荐人不当要追责、尊重人,才能用住人等。 
目录
为政以善,善于施政
选拔领导干部重在看实绩
为之于未有,理之于未乱
心中无私方能治国
为官不能求利
吏治好坏要在得人
用人要有“瘦己肥民”的胸怀
切莫再搞品状相妨
忧不在寡,而在不安
“浮夸风”溯源
奢侈浪费也要治罪
身处脂膏不自润
利是义之和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荐人不当要追责
尊重人,才能用住人
百姓向朝廷借官的启示
亡国皆由腐败起
引导舆论的另一种艺术
匿罪不报也犯法
人各有能有不能
爱才用才就不能苛责
人无常俗,政有理乱
古今日食心意不同
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
劝谏进言的艺术
要防藉小信而成大不信
嗜酒误国又丧命
圣王用刑,惟诛元恶
辩论朝堂,择善而从
抚士贵诚,制敌贵诈
唐朝的意见箱制度
计较名位,误国害人
害人必害己,设瓮应入瓮
“菩萨心肠”祸国殃民
武则天为什么长住洛阳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
半脸对独眼,母子同遭灾
汉唐的巡视制度
“伴食宰相”也可赞
焚书只为读书多
狐假虎威,虎诚狐奸
忠臣不和,和臣不忠
小人为何颇能得志
…… 
摘要
    这些年在查处的腐败案件中落马的中不错干部,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选拔使用中看走了眼。如果把当时任用他们的考核报告拿出来看看,每个人的评语肯定都是德才俱佳。当然,人是会变的,也许他们当时确实很很好,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后才起了变化,这种现象也是不少的,但也不能以此来自慰,来为我们看人不准而开脱。怎样才能选好人、用好人,怎样才能做到不看走眼或少走眼,这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谁也不敢夸下海口,拿出妙计良方。方法肯定是有的,实践中的好方法也不少,都可以总结推广。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方法毕竟是方法,不是根本,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为什么用人和怎样用人这两个很关键的问题。
    为什么用人和怎样用人,这两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好像都已经认识得很清楚、解决得很好了。如果细细想去,对照着一些人和事去分析,就可以看出,不仅没有认识清、解决好,而且问题还不少。诸如,照顾自己的亲属朋友,用和自己关系好、信得过的人,用上边打招呼、照顾各种关系的人,用各个山头派系、平衡各种政治力量的人,用行贿送礼、会争会跑会闹会要的人,等等,-这些都是明摆着的问题。还有为化解矛盾、息事宁人、论资排辈,出于无奈而只能这样用或那样用的问题等,也都是为什么用人的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好的表现。在怎样用人上,现在也有不少招数,各种办法也想了不少,有的还以法规的形式规范了下来,各级都在不断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说效果还是有的。但由于为什么用人这个问题是选好人、用好人的前提,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走偏了道,怎样用人就会成了不正道用人的护身符、保护伞,就会错上加错、“助纣为虐”,办法越多,“猫腻”就会越多。根歪了,身子肯定是斜的,影子就不可能正得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