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 字数: 2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 张洪亮 左志武
  • 出版日期: 2011-02-01
  • 商品条码: 97871140867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编写张洪亮、左志武)基于已建成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调查,确定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指标;在考虑多个设计参数变异性的基础上,通过增量分析和蒙特卡罗方法,研究横向裂缝的出现过程,获得了横向裂缝间距和宽度的分布;研究了温度梯度、湿度梯度和车辆荷载综合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模型;建立了基于横向裂缝沿公路纵向不均匀分布的冲断预估方法和连续配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对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锚固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通过修筑试验路,研究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最后,介绍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修订稿)中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筋设计相关内容。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可供从事道路工程科研、教学和设计的专业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道路工程专业研究生教材或学习参考书。
目录
1  绪论
  1.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国外研究现状
  1.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国内研究现状
  1.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和设计指标选择
  2.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调查方案
  2.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原始资料调查
  2.3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现状调查及分析
  2.4  调研结论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指标选择
3  温降和干缩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力学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3.1  温降和干缩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力和位移分析
  3.2  温降和干缩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参数敏感性分析
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间距和宽度沿公路纵向分布
  4.1  Monte Carlo方法
  4.2  参数变异性
  4.3  参数随时间的变化
  4.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开裂预估
  4.5  Weibull分布
  4.6  已建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调查统计
  4.7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预估结果统计
  4.8  裂缝分布参数敏感性分析
5  车辆荷载、温度梯度和湿度梯度综合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
  5.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温度梯度
  5.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湿度梯度和湿度应力
  5.3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间传荷能力
  5.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有限元模型关键技术
  5.5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有限元模型
  5.6  参数敏感性分析
6  基于横向裂缝纵向不均匀分布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冲断预估
  6.1  车辆荷载和温度梯度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力诺谟图
  6.2  车辆荷载和温度梯度作用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力分析示例
  6.3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冲断预估
7  连续配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7.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参数敏感性分析
  7.2  混凝土组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7.3  连续配筋混凝土多指标配合比设计方法
8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锚固结构分析与设计
  8.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锚固力计算
  8.2  凸形锚固地梁有限元分析
  8.3  凸形锚固地梁设计
  8.4  混凝土灌注桩锚固分析
9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9.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概述
  9.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缝主动控制间距
10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试验路
  10.1  试验路修筑目的
  10.2  试验路设计和测试方案
  10.3  试验路施工
  10.4  试验路使用效果评价
附录A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配筋设计规范修订
  A.1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配筋设计
  A.2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纵向配筋计算方法
  A.3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纵向配筋计算示例
附录B  气象数据
参考文献
摘要
    (1)单位用水量的影响
     熊建平和肖瑞敏等学者研究认为,单位用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影响不明显。熊建平研究表明:单位用水量增加可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对于施工抗裂性,单位用水量存在一个很好范围;对于混凝土耐久性和抗裂性,随单位用水量的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耐磨性、抗冻性均明显改善。但是,学者张哲指出在降低单位用水量的同时,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需增加减水剂的掺量,导致混凝土早期干缩量增加。
     (2)单位水泥用量的影响
     傅智和熊建平研究发现,随着单位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干缩增大,强度增加。熊建平综合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推荐了单位水泥用量的一般范围。
     (3)水灰比的影响
     我国的相关规范及长安大学、西安空军工程大学、江苏省公路管理局、中国民航机场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建立了水灰比同抗压强度、弯拉强度的关系式。学者熊建平和张哲认为,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耐磨性、抗冻性均有明显改善,推荐了水灰比的范围。学者傅智研究表明,随着水灰比上升,弹性模量线性下降。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