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

汉语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

  • 字数: 23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 作者: 李仕春
  • 出版日期: 2011-02-01
  • 商品条码: 978780241386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已有构词法和造词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对汉语词的构成特点和生成特点作进一步的研究。每一个问题的研究模式都是在追述中进行创新,都是在充分回顾前修时彦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式的论述,从而形成开放型的理论框架。
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基本术语的说明
第一章  汉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
第一节 语言学史一瞥
第二节 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区别
第三节 汉语的构词法体系
第四节 汉语的造词法体系
第二章  上古汉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
第一节 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第二节  口语词和书面语词复音化程度的差别
第三节 从复音词数据看上古汉语单音词复音化进程
第四节 复音单纯词不应看作单音词复音化的桥梁
第五节 范畴(类概念)的形成在单音词复音化中的作用
第六节 上古汉语词的构成特点和生成特点
第三章  中古汉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
第一节 从复音词数据看中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第二节 从复音词数据看佛教类语料构词法的发展
第三节 联合式构词法在中古时期最能产的原因
第四节 词组凝固说献疑
……
摘要
    (一) 标准一致原则
     始终贯彻语义标准划分汉语构词法的类别。无论是一次分类还是二次分类,都贯穿语义标准,避免以往对复合词先是按照语法关系分偏正、并列、动宾、补充、主谓,然后再从语义角度对偏正式等复合词进行细分的做法。
     (二) 历史性原则
     汉语经历了以单音词为主的上古汉语和以复合词为主的现代汉语两个不同时期,相应地每个时期构词法的体系也是不同的。决定每个时期构词法面貌的是占该时期内绝大多数的词汇。从历时发展的眼光看上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时期中构成汉语词的素材有同有异这就决定了各个时期汉语构词法的面貌各有特点,因此,我们构拟的体系要能反映出汉语构词法孕育于上古汉语,成形于中古汉语,发展于近代汉语,成熟于现代汉语的这样一个过程。
     (三) 能产性原则
     凡是能进入构词法体系的构词格式都应该符合“有限的格式无限的运用”这一原则,也就是说是否具有能产性是我们判断构词法格式的专享标准。这样一些由于文化原因产生的词、某些典故产生的词等,就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上古汉语主要是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按照意义关系分为基本范畴词和下位范畴词,其中下位范畴词占了绝大多数,下位范畴词是在基本范畴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基本范畴词与下位范畴词在语义构成上具有相似或相关关系,上古汉语构词法体系的面貌与单音词的分类直接有关系。
     从上古汉语发展而来的现代汉语中的词主要分为单音词和复合词两大类,现代汉语中的单音词是由前期汉语中的单音词发展而来的(有的仍以单音词的形式存在,有的以构词词素的形式存在),绝大部分是基本范畴词,复合词就是在这些基本范畴词基础上产生的下位范畴词,基本范畴词与下位范畴词在语义构成上具有相似或相关关系。复合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它们在结构上的分类是决定构词法体系面貌的最重要原因,因此现代汉语构词法体系的面貌与复合词的分类直接有关系。
     在汉语目前,汉语的构词法体系古今基本一致,但是各类构词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