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拒绝当恋人一样去攻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时常会遭遇别人言辞的拒绝,引用美国一名老资格销售人员的话就是:“我做销售人员的一生,所遭遇的拒绝就像面包屑一样,数也数不清楚。那些客户的拒绝就像当初我向妻子表白时,妻子的拒绝一样无情,但我不怕,因为很终我娶到了这个美丽的妻子……因此我想,只要我把客户的拒绝当成恋人那样去攻,没有什么攻不了的……哈哈,不是吗?”
的确,销售人员可以说是所有职业群体中遭受拒绝很多的职业,面对10个客户,可能有8个会拒绝你,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地拒绝你,这就像失恋了10次那样令人难以忍受。
到此,问题就出来了:有些人面对拒绝选择了逃避、放弃,而有些人却选择了坚持。
因此,差距也就形成了:一部分坚持下来的销售人员往往能够在拒绝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终达到终点,赢得胜利。而那些选择在拒绝面前低头离开的销售人员呢?他们永远也无法得到成功时的喜悦,他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你在怕什么
你之所以没能够把握住很多销售机会,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技巧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心理障碍问题。
有些销售人员在面对客户时,常常会产生一系列阻碍自己发挥的心理屏障,其中害怕客户拒绝就占到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
在此,我们把销售人员脑子里常常会浮现的一些可怕问题罗列出来:
靠前,“哦,上帝,如果他说‘不’,那么我该怎么办?那样的场面简直太令人感到尴尬了……”
这类人往往会在销售行为之前便展开联想,在脑子里把所有可能遭受到的糟糕的情况一一罗列出来,尤其是很为直白地被拒绝的景象,他们会刻画得更为清晰,越是这样,他们就越觉得那样的场面尴尬,是自己所无法应对的,于是,害怕的心理便产生了。
第二,“我不觉得他比我进化得更为不错,可是我却必须像个乞讨者一样去百般讨好他,让这个‘上帝’在订单上签字,这太不公平了……我觉得我的尊严受到了伤害……”
这类人是典型的定位错误,他没有正视自己在销售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自己是销售人员,而对方是客户,一方是卖,一方是买,不存在对比与交集。现代企业中提倡“客户就是上帝”,所标榜的并不是人格高低,而是一种服务理念。销售也是一种服务,要服务就要在心理上亲近客户,不把客户当做敌人,要像上帝一样去虔诚地对待对方,以提供优选的服务,这样才是一个服务者应有的心态与素养。
第三,“我总有种犯罪感,这个产品有公司所说的那么好吗?老实说……哎……我有些怀疑,所以我从来都不会尝试用它,但为了卖出去,我不得不把它说得很好……我觉得我像个骗子,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欺诈客户……”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你就不应该再抱着样品或是拿着样图四处奔跑,因为自从这样“不敬业”的想法从你的脑中诞生起,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销售人员。
作为一名很好的销售人员,首先就是要充分地了解自己将要销售的产品,从特性到实验性成果,如果有可能,或者说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自己必须亲自尝试一下、体验一下,这样才能更加明确地向客户表述。
另外,抛开产品本身不讲,作为一名销售人员,从选择企业的那天开始,就要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自己的产品,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孩子在其他父母眼中可能不是优选的,但是在自己父母眼中却是很可爱的,因此,你必须学会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判断自己的产品,而不要仅以自己的眼光和价值观去评判自己的产品。尤其是从未尝试使用产品的销售人员,就更加没有资格去怀疑任何一件产品,你的这种态度只会让你的语言变得不确定,发挥也会失常,客户也会心生疑虑,那么这个订单注定是要失败。
在此,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使客户拒绝了,我们也要笑着收场,然后再接再厉,让客户看到作为一名销售人员的诚意与职业精神。
然而,如果你在销售之初便“害怕”拒绝,那么你就一定会被拒绝打败。不!确切地说,是被自己打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