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

  • 字数: 2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吴思
  • 出版日期: 2011-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907875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5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作者吴思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试图构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分析与解释中国历史的框架。本书得以充分展示作者的这种努力。全书内容浑然一体,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作者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及其魅力。
内容简介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试图构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分析与解释中国历史的框架。本书得以充分展示作者的这种努力。作者整理、编排多年来媒体访谈录近30篇,并按内容及内在的逻辑顺序将其分为五个板块:第一板块《概念与框架:创造理论好比盖房子》揭示作者构建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元规则、潜规则、血酬定律、官家主义及血酬史观等;第二部分《研究方法:读史好比看下棋》着重介绍与阐释作者长期研究历史的方法;第三部分《观念版图的融合》借对传统儒家价值观及老子的潜心研究,深入阐明自己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第四部分《从历史看现实》,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黑窑事件、黑社会、官职交易的“历史解读”,进一步发表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第五部分《个人经历与研究兴趣》则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及研究兴趣,交代作者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五个板块的内容浑然一体,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作者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及其魅力。
目录
自序

一、概念与框架:创造理论好比盖房子
  1、理论的地基要打到单细胞生物
  2、元规则理论的根基
  3、从潜规则到血酬定律再到元规则
  4、官家主义这个词
  5、官家主义和血酬史观
  6、建构血酬史观
  7、重建对中国历史的理解
  8、基本概念出了问题
  9、命名是认识世界的手段
  10、历史与公正计算

二、研究方法:读史好比看下棋
  1、局观历史
  2、规则本身就是博弈的结果
  3、拆解人间对局:潜规则的系列概念
  4、历史对局的终极法则
  5、我的写法就是解局之法

三、观念版图的融合
  1、老子曲线
  2、儒家与自由主义是可能调和的
  3、《中庸》可以和自由主义接轨
  4、谎言的成本和收益
  5、我对几个基本概念及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四、从历史看现实
  1、黑窑事件与地霸秩序
  2、黑社会是怎样挣钱的
  3、掠夺性策略的利益关系
  4、官职交易的三种规则
  5、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进化

五、个人经历与研究兴趣
  1、我的心病与我的写作
  2、研究苹果掉下来的道理
  3、理论创造源于绝望
  4、重建世界观的心路历程
摘要
    理论的地基要打到单细胞生物
     访谈者: 郑雄
     时间: 2009年1月6日
     我们的信仰问题,其实是人类历史上的病灶引发的
     访谈者:吴老师,我先给你念一段话。北大的钱理群老师几年前有篇《矛盾和困惑中的写作》。这篇文章里,钱老师说:“我发现,对大至国家、民族、社会的现代化道路,具体到自己专业范围的文学的现代性,我都只能说‘不’――我拒绝、否定什么,例如我无法认同我们曾经有过的现代化模式,及其相应的文学模式,我也不愿全盘照搬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及其相应的文学模式;但我却无法说出我到底‘要’什么,我追求、肯定什么。径直说,我没有属于自己的哲学观、历史观,也没有自己的文学观、文学史观。因此,我无法形成,至少是在短期内无法形成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属于我自己的、稳定的、具有解释力的总体把握与判断,我自己的价值理想就是一片混乱。我不过是在矛盾与困惑中,勉力写作而已。这并不只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实在是因为90年代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太大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太复杂了,而且我们对这一切太缺乏思想准备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在为自己80年代的单纯付出代价。”
     钱老师的这段话您怎么看?
     吴思:总体上这种描述我赞成。他说的大概是一代人的感觉:过去非常清晰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文艺观,现在崩溃了。崩溃之后,新的价值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思想深处一片混乱。我觉得,从1978年前后开始一直到现在,情况可能一直是这样的。不过,我跟钱老师有几点不一样。
     第一点是,他说,为自己80年代的单纯付出代价,我觉得说短了。源头不是在80年代,而是更早――我们一直都在付出代价。我们曾经走过一段弯路,先走错了路,走不下去了,改革开放就开始转向。回头一看,原来建立的那套主张、观念、理论体系全部崩溃,我们的世界观随之崩溃。
     看起来,似乎是中国人付出了差不多三十年的代价。其实如果再往远处说有更广更深的背景。世界范围内,从19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开始,全体知识分子开始“向左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蒸蒸日上”,资本主义世界感到一种强大的威胁,直到苏联解体以后,从1990年代开始,重新接着自由主义往前走。人类绕了一个大圈。
     普京说,苏联走了一条大弯路。我们呢,也是在为人类的一段历史付出代价,为全人类的天真付出代价。
     第二点不同是,钱老师说无法形成自己的判断。我一直在试图形成自己的判断。
     钱老师说,对过去的那些东西,他知道在什么地方说“不”。其实,知道在什么地方说“不”,本身也是有建设性的。原来的不行,就想建立新的,感觉对就走下去,一旦走偏了,感觉不对了,就会探索新的方向。他其实还是肯定了一些东西――否定之中包含了肯定。他在不断地否定,否定完了一圈,中间留下的那个空挡可能就是需要肯定的东西。
     我们现在就可以说一说中间的那个空挡是什么。文学观我说不清楚,但历史观我觉得是可以说点什么的。也就是说,在旧的历史观崩溃的时候,新的历史观的地基打在哪儿,几根柱子,几根房梁,先盖起一两层,最后可能到七八层,我觉得基本上可以看出来。我觉得我能说到十之六七。
     访谈者:我知道,您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要搭起这个新的历史观的基本构架。那么,如果我们把钱老师的这个说法作为一种当今社会的精神现象,你觉得这个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我们知识准备上有问题,还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不够?
     吴思:不是知识准备的问题。没有经验,根本就谈不上知识。如果连基本的经验都没有就更谈不上。
     人类从原初走到工业文明,发展出资本主义,然后出现经济危机,等等,这都是少有的事;按照苏联或者说斯大林的模式搞社会主义建设,搞现代化,又是全人类都没有的经验。
     斯大林在前面走,在后面跟。他觉得自己能走得更好一点。他有的地方的确要好一点,至少在搞人民公社的时候不像苏联似的那么稀里哗啦。但是后面紧接着他就出了更大的问题――……这一系列的事请,都是在缺乏前人经验的情况下前进的,所以知识准备这个要求就没法说。你不能说是知识准备不足,因为知识是准备不出来的。没做过的嘛,没有那段历史经验到哪里去学那种知识?只能摸索着走。
     所以,我觉得不是知识准备不足的问题。我们还能看到,斯大林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知识不足,他们觉得真理在握,掌握了历史规律,根本不容反对,显现出特别的自负。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面对历史上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无论是谦虚还是自负,都应该允许试错和调整,如果不允许争论,让自负的掌权者一条道走到黑,这才是大问题,而且是中国和俄罗斯历史上的致命之病。于是,核心问题是:我们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都是人类历史上的病灶引发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