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有机化学实用基础

有机化学实用基础

  • 字数: 49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852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7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有机化学实用基础》根据教学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需求编写而成,内容精练,注重实用性,选材更加贴近生活,同时引入有机化学的新成果、新发展,反映了各学科的交叉性。《有机化学实用基础》以官能团为主线,采用脂肪族和芳香族混合体系编写而成,较系统地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重要的化学反应。全书共分15章,对映异构以及光谱部分独立成章。除绪论外,各章节均附有引例、阅读材料、小结、例题和习题。
《有机化学实用基础》可作为高等学校较少学时的有机化学教材和高职高专有机化学教材,也可?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化学
1.1.1 有机化学及其重要性
1.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2 共价键
1.2.1 共价键理论
1.2.2 共价键的属性
1.2.3 共价键的分类及,电子效应
1.2.4 杂化轨道理论
1.3 共振论
1.3.1 共振论的基本内容
1.3.2 书写极限结构式的原则
1.4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表示法
1.4.1 分子的构造
1.4.2 构造式的写法
1.5 有机化学的主要反应类型
1.6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6.1 按碳链分类
1.6.2 按官能团分类
小结
习题

第2章 烷烃
2.1 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2.2 烷烃的命名
2.2.1 伯、仲、叔、季碳原子
2.2.2 烷基
2.2.3 烷烃的命名
2.3 烷烃的结构
2.3.1 碳原子的s,杂化
2.3.2 甲烷和乙烷的分子结构
2.3.3 烷烃分子的模型
2.4 烷烃的构象
2.5 烷烃的物理性质
2.6 烷烃的化学性质
2.6.1 卤代反应及反应历程
2.6.2 氧化反应
2.6.3 热裂解反应
2.7 环烷烃
2.7.1 环烷烃的命名
2.7.2 环烷烃的结构
2.7.3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2.7.4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例题
小结
习题

第3章 烯烃
3.1 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3.1.1 烯烃的分类
3.1.2 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3.1.3 烯烃的命名
3.2 烯烃的结构
3.3 烯烃的物理性质
3.4 烯烃的化学性质
3.4.1 亲电加成反应
3.4.2 自由基加成反应——过氧化物效应
3.4.3 氧化反应
3.4.4 还原反应——催化加氢
3.4.5 聚合反应
3.4.6 a一氢的反应
例题
小结
习题

第4章 二烯烃和炔烃
4.1 二烯烃
4.1.1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4.1.2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共轭效应
4.1.3 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4.2 炔烃
4.2.1 炔烃的命名及同分异构
4.2.2 炔烃的结构
4.2.3 炔烃的物理性质
4.2.4 炔烃的化学性质
例题
小结
习题

第5章 芳烃
5.1 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5.1.1 芳烃的分类
5.1.2 芳烃的命名
5.1.3 构造异构
5.2 苯分子结构
5.3 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5.4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5.4.1 亲电取代反应及反应历程
5.4.2 加成反应
5.4.3 氧化反应
5.4.4 聚合反应
5.5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
5.5.1 两类定位基
5.5.2 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5.5.3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5.5.4 定位效应的应用
5.6 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
5.6.1 联苯
5.6.2 萘
5.6.3 蒽、菲
5.6.4 其他稠环芳烃
5.7 芳香性判据——休克尔规则
5.8 富勒烯与C60
5.8.1 密度和溶解性
5.8.2 导电性
5.8.3 结构
5.8.4 电、光、磁
例题
小结
习题

第6章 对映异构
6.1 物质的旋光性
6.1.1 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物质
6.1.2 比旋光度
6.2 对映异构体和手性分子
6.2.1 对映异构现象和对映异构体
6.2.2 手性和对称因素
6.3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6.4 对映异构体构型的表示法和命名
6.4.1 构型的表示方法
6.4.2 构型的命名
6.5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
6.5.1 含有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

第7章 卤代烃
第8章 醇、酚、醚
第9章 醛、酮
第10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11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12章 含硫有机化合物
第13章 杂环化合物
第14章 碳水化合物
第15章 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
参考文献
摘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生活和工业上需要的合成材料来自有机化学工业。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工业在发展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对自然界的进一步认识方面,有机化学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机化学在物理、数学、生物等学科及化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的配合下,对复杂的有机分子,特别是和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核酸等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能和合成方法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展。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也有不少成就。这些研究工作不仅使有机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于人们认识复杂的生命现象、控制遗传、征服顽症和造福人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工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生应主要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规律,即熟悉有机化合物基本类型的结构、性能、合成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和理论。掌握这些基本规律和理论,不仅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后继专业课程,更重要的是,在掌握比较全面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今后工作的需要,能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与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和其他学科一样,有机化学也是在迅速发展的,学生不应满足于今天的学习水平。要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具有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独立钻研和不断提高的能力。不仅对有机化学如此,对所有基础理论的学习,也都应有这样的要求。
    1.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并不多,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只是由碳、氢、氧、氮、卤素、硫、磷等少数元素组成,而且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只含其中少数几种元素。但是,有机化合物的数量却很好庞大,已知由合成或分离方法获得,并已确定其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估计在400万种以上,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的总和(所有非碳元素的化合物估计只有几十万种)。且每年又有数以千计的新的有机化合物出现。除了数量特别多之外,有机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方面又有与一般无机化合物不同的特点,所以接近有必要把有机化学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来研究。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