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公共部门管理会计

公共部门管理会计

  • 字数: 50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罗辉 等
  • 出版日期: 201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952351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9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管理会计是当代会计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公共部门管理是管理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难点,将公共部门与管理会计有机结合起来是我国乃至世界会计研究领域人迹少至的一片“荒漠”。由原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辉同志以及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洪流、王祺扬同志编著的《公共部门管理会计》一书,对此作了难能可贵的探索。
公共部门管理会计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对于当代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理论的探讨,也必须进行跨学科、多角度、交叉性的研究。罗辉同志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力学系,有着扎实的数理功底,又曾长期从事社科教学,对经济、财政、会计工作的内涵有着深刻的理解。得益于专业背景的有力支撑,作者在本书中理顺了公共部门管理的逻辑脉络,解释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价值内涵,使得公共部门管理会计体现出社会科学的思辨性和规范性。同时,作者还在本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本量效”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技术,并将平衡计分卡方法灵活运用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使得公共部门管理会计又具备了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和实证性。因此,《公共部门管理会计》既有价值观,又有方法论,处处激荡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碰撞的火花。这正是《公共部门管理会计》值得推荐之所在。 
目录
绪论
    一、关于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的思考
    二、建立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
    三、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功能
第一章 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人与公平和效率理论及其应用
    二、公共产品?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应用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及其应用
    四、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第二章 公共收入与公共支出分析
    一、公共收人与公共部门收入
    二、公共收入分析的几个问题
    三、公共支出的分类、规模与结构
    四、公共支出分析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 公共部门收支管理的几个问题
    一、公共部门收支管理与部门预算
    二、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部门收支管理中的应用
    三、会计信息在公共部门收支管理中的作用
第四章 公共部门成本分析与运行成本控制
    一、关于公共部门成本的相关问题
    二、公共部门成本的影响因素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公共部门运行成本控制
第五章 公共支出项目及其绩效评价
    一、公共支出项目概述
    二、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
    三、公共支出项?绩效评价的“本量效”分析
    四、应用part方法进行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
第六章 公共支出项目决策过程中成本收益分析与立项评估
    一、公共支出项目成本收益分析
    二、公共支出项目申报文本与立项评估
第七章 公共支出项目实施过程成本管理与责任会计
    一、公共支出项目成本管理
    二、公共支出项目责任会计
    三、挣值法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
    四、应用挣值法实施项目成本控制
    五、全面认识与理解挣值法
第八章 公共支出项目实施后绩效评价
    一、公共支出项目实施后绩效评价
    二、公共支出项目实施后绩效评价的成本收益问题
第九章 平衡计分卡及其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一、平衡计分卡概述
    二、绩效管理会计与平衡计分卡绩效指标设计
    三、平衡计分卡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第十章 公共部门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管理会计问题
    一、公共部门资产管理中的管理会计问题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管理会计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要考虑的是安全性,更倾向于存银行,或是购买保险等,尽管股票市场为居民投资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但因风险大,并且大多数入缺乏相应的投资知识和投资技巧,再加上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还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分红的主动性不足,约束力不强,有的上市公司少分红甚至不分红,回报股东的意识薄弱,使得居民投资股市可获得的红利并不多。因此,应针对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的特点,在居民利息收入受宏观政策和资金市场供求影响不可能有大的调整弹性的情况下,应重点增加红利、保险投保入的财产收入。一方面,改进制约上市公司分红的税收政策,完善并严格执行分红等股利分配政策;另一方面,鼓励创造形式多样的适合居民特点的投资形式,增加居民的投资选择,增加财产收入。
(五)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降低居民税收负担,提高再分配中经常转移收入的水平
在收入再分配中,经常转移收入减去经常转移支出的差额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其中,经常转移收入包括居民获得的社会保险福利、社会补助等,经常转移支出包括居民支付的收入税和社会保险缴款等。增加经常转移收入,减少经常转移支出,可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因此,应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1障水平,增加对特殊群体和困难者的社会补贴收入,同时降低居民的税收负担,以提高经常转移收入净额。另一方面,通过转移收入和支出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如果居民支付的税收主要是来自高收入者,再通过社会保障和社会补助等方式转移给低收入者,尽管转移收支相抵,减弱了提高居民可支配总收入的作用,但起到了縮小贫富差距的作用;但如果居民支付的税收主要来自一般的工薪^层,不仅没有提高居民可支配总收入,也不能起到縮小贫富差距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居民经常转移收入在再分配中的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个入所得税的税基标准,减少对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二是采用西方国家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对髙收入者严格实行累进税制度,开征遗产税等,縮小贫富差距;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