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 字数: 16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明)黄宗羲 著 段志强 译注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681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阅读传统思想经典,认知中国思想体系
内容简介
     《明夷待访录》是中国政治思想目前的一部名著。这部书对三代以后、尤其是明代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并且在对儒家政治理想进行重新阐释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制度构想,是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优选成就之一。它不仅引起过学者的兴趣,更曾被政治人物所利用,而参与到近代中国的实际政治进程之中,所以它在近代中国人的阅读目前,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
    《明夷待访录》的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得年八十六岁。黄宗羲的一生,正值晚明清初这个剧烈变动的特殊时代,而他又往往处于时代漩涡的中心,亲身参与过许多重大的历史进程,无论是政治作为还是思想著述,都带着那段历史的鲜明印记,因此他的生命极富光彩,接近有资格成为17世纪中国的代表人物。
目录
  前言
题辞
原君
原臣
原法
置相
学校
取士
  取士上
  取士下
建都
方镇
田制
  田制一
  田制二
  田制三
兵制
  兵制一
  兵制二
  兵制三
财计
  财计一
  财计二
  财计三
胥吏
奄宦
  奄宦上
  奄宦下
附录一
  留书
    自序
    文质
    封建
    卫所
    朋党
    史
    留书题辞
附录二
  全祖望跋
  顾宁人书
  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铭》
附录三
  谭嗣同《仁学》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
摘要
    【译文】
     也许有人会说,明代的内阁虽然没有宰相的名义,却有宰相的实权,我看不然。入阁办事的大学士们,其职责在于撰拟章奏的批复,如同掌管文字事务的书记官。他们的事权并不重要,何况拟写那些批复的时候,还要先经过皇帝的授意,这能说有宰相的实权吗?在我看来,有宰相之实的是如今的宦官。朝政大权总要有人来行使,宦官们看见原本应该由宰相来处理的政事无人收拾,趁机设定各种条例规章,增加自己的职权,那些应由宰相掌握的生杀予夺的大权,逐步被宦官侵夺。明朝的内阁大学士,贤良的从宦官手里分得一点可怜的权力,恶劣的依仗宦官的威风,看他们的脸色行事。这些大学士们的事迹流传到社会上,写到史书里,大家还都以为他们做的是宰相的事业。所以说,让宦官变成实际上的宰相,原因就在于废除了宰相。内阁大学士中比较能干的,施展自己才能的时候总说是在效法祖宗,其实也不是因为祖宗就一定值得效法,而是他们事权较轻,不得不抬出祖宗来压制皇帝,塞住宦官之口。祖宗所实行的政策未必全都合理,宦官里面比较狡猾的又举出种种恶政,也声称是效法祖宗,效法祖宗的说法因而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废除宰相,宰相就可以用古代圣王的事迹来规劝君主,君主也会有所忌惮而不敢不从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