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

  • 字数: 1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汉)董仲舒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665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春秋繁露》共十七卷,为归在汉景帝及汉武帝时博士董仲舒(约公元前一七九至一零四)名下的一部哲学著作。
    这部书以《公羊传》的阐释为中介,按今文经学来描述《春秋》中的伦理道德及政治原则,并根据当时所流行的阴阳五行观念而加以进一步确证。有些人认为《春秋繁露》很全面地表述了公元前一四三年被定为正统的学说。
    本书是对《春秋繁露》的译注本。
目录
前言
楚庄王第一
玉杯第二
竹林第三
玉英第四
精华第五
王道第六
十指第十二
俞序第十七
立元神第十九
保位权第二十
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第二十五
度制第二十七
仁义法第二十九
必仁且智第三十
身之养重于义第三十一
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第三十二
深察名号第三十五
五行对第三十八
五行之义第四十二
王道通三第四十四
阴阳义第四十九
天道无二第五十一
基义第五十三
人副天数第五十六
同类相动第五十七
五行相生第五十八
五行相胜第五十九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郊语第六十五
四祭第六十八
顺命第七十
郊事对第七十一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天地阴阳第八十一
摘要
    【译文】
    "司马子反为他的国君出使到宋国,废弃了国君的命令,把实情告诉给敌国,答应了对方的请求,与宋国媾和,这是在靠前专权而在国外擅取名声。专权就是轻慢国君,擅取名声就是不臣服的行为,但《春秋》却赞赏他,是什么缘由呢?"回答说:"因为他有恻隐之心,不忍心使一国的民众饿到人吃人的地步。推广恩德的人爱及邻国,这是高尚的;奉行仁爱的人发自内心,这是美善的。现在子反从个人的内心出发,同情宋国的百姓,不计较宋与楚的差别,所以《春秋》赞扬他。"提问的人说:"《春秋》的法则,卿士不应忧虑别国的诸侯,政事不决定于大夫。子反是楚臣却怜悯宋国百姓,这是忧虑别国诸侯;不禀告他的君主而与敌人媾和,这是政事决定于大夫。淚梁订盟的时候,盟约决定在大夫手中,《春秋》对此加以讥讽,因为大夫占了君主的尊贵地位;媾和的事决定于大夫,也是占了君主的尊贵地位,但《春秋》却予以赞扬,这是有矛盾的。而且《春秋》的义例,是反对臣下夺占君主的美名,所以忠臣不公开进谏,为的是让主意出自君主。《尚书》说:'你有好的谋略,要入朝告诉你的君主,你在外边应合,说:这个谋略,体现了我们君主的美德。'这是作人臣的法则;古代贤良的大夫,他们都像这样侍奉君主。现在子反离君主很近却不去禀报,可以见到楚庄王却不告知,都以为他是为了解救两国的危难才不得不这么做,可是怎样解释他夺占君主的美名呢?这是令人迷惑的。"回答说:"《春秋》的原则,原本就有恒定性和变通性,变通用在变通性的场合,恒定用在恒定性的场合,各停留在自己的范围,不相妨碍。现在人们所说的,都是天下的恒定性,是随声附和的言论;子反的做法,是局部的变通,有的意向。触目受惊而全身失态,心中受惊而忘记要做的事,这是人之常情;通晓心灵受惊动的情理,应取其一方面的优点,不能全盘否定。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