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修订版 华姿著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世界名人传记 献身于救赎和宽恕 包容的爱 仁爱修女会宗教人物传记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华姿
出版日期: 2011-01-01
商品条码: 9787229028879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2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德兰,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德兰姆姆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获奖后,她卖掉了奖章及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这就是德兰修女——穷其一生为那些贫穷的人当中*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本书是德兰修女的**部中文传记,作者华姿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德兰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阅读此书,我们不能不调动自身的全部经验,与德兰修女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能不在每一阅读时刻,深切感受到爱的召唤与灵魂被提升的喜悦。合上本书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相信,人性原来可以与“天使”相比也毫不逊色。
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印度修女德兰,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授奖仪式上,德兰姆姆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获奖后,她卖掉了奖章及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这就是德兰修女——穷其一生为那些贫穷的人当中*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本书是德兰修女的**部中文传记,作者华姿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德兰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阅读此书,我们不能不调动自身的全部经验,与德兰修女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能不在每一阅读时刻,深切感受到爱的召唤与灵魂被提升的喜悦。合上本书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相信,人性原来可以与“天使”相比也毫不逊色。
《德兰修女传》初版于2005年12月,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和业界的关注。虽然讲述的是一位天主教修女,但因其所呈现的普遍的人性,也是我们的主流社会所需要的。许多读者说,这本书使其内在生命开始改变。本书文笔细腻,资料丰富,章节匀称,富于情节的叙事伴以精妙的分析和议论,情感思想深刻纯真,在思想、知识、文学性方面都很有价值,适合多种年龄和知识层次的读者。此次是第三次再版,在设计、版式、文字修订等方面都有更臻精美的调整,在文字内容,增加了作者再版后记等辅文。并对初版少数错别字和不准确的标点进行了更正,作者自己也做了修订。
内容简介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近期新修订版)是记述德兰修女(MotherTeresaofCalcutta,1910-1997,又译为嬷嬷、德肋撒修女等)生平的传记。德兰修女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科索沃省,阿尔巴尼亚裔,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于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德兰修女在少女时期因内心的召唤加入天主教修会成为一名修女,后来又立志为穷苦的人服务而来到印度加尔各答,创办仁爱修女会,收留、照顾流浪的儿童、无家可归者,提供看护和治疗。德兰修女为心愿与召唤全部奉献人生,苦修自励,她的隐忍宽容与坚韧,她深刻的智慧对于人生和人性的观察,可为世范,也使人感动、醒觉,体会到理性文化不能给予的情感影响:献身于救赎和宽恕,无条件的、全然付出、全然包容的爱,不可征服的善行和善意。
作者简介
华姿,生于湖北天门,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湖北广电总台《媒体时代》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作家协会“我们爱读书会”会长、少儿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基督教文艺杂志《蔚蓝色》编委。主要著作有:诗集《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一只手的低语》、《感激青春》,随笔集《自洁的洗濯》、《赐我甘露》、《奉你的名》,散文集《两代人的热爱》、《花满朝圣路》、《在爱中学会爱》,感恩文学读本《做父母不容易》等。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长江文艺散文奖、武汉市文艺基金奖、屈原文艺奖等。
目录
Chapter1
第一章
在阿尔巴尼亚语言里,“龚莎”就是“花朵”的意思 3
你有治好贫穷的药吗?4
一切都会消逝,但爱会留下来 7
同情心具有永恒的价值 9
这本书给她一生带来非同一般的影响 12
在她丰美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 15
她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 18
Chapter2
第二章
我就叫德兰吧 23
小德兰:“我的天职就是爱” 26
加尔各答,穷人的地狱 34
她的不安与日俱增 38
渴望走出高墙 40
大爱无疆 42
Chapter3
第三章
我很渴,我很渴 49
我必须住在穷人中间 52
我的责任是服务于全世界的穷人 55
不,他们只是太穷了 56
两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61
走出修道院的大门 64
Chapter4
第四章
在圣家医院“速成” 69
伟大的穷人 70
回到加尔各答 76
Chapter5
第五章
穷人就是我的家人 81
梅树下的露天学校 83
我要给大家发奖 86
误解发生了 87
他们专享的错误是贫穷 91
Chapter6
第六章
我决不后退 97
最早的追随者 100
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 105
Chapter7
第七章
贫民窟的天使 113
仁爱传教修女会成立了 116
Chapter8
第八章
尼尔玛?利德:纯洁的心 127
从一个开始 131
微笑的天使 133
活生生的女神 140
为最微小的那一个而做 147
我只是他手上的一支铅笔 150
Chapter9
第九章
即使是弃婴也能感受到爱161
在小孩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上主 164
爱是没有界限的 166
请看,生命就在这里 171
Chapter10
第十章
治疗可怕的人类的痼疾 179
善谛纳家,亦即“和平之城” 183
最坏的疾病,就是被遗弃188
Chapter11
第十一章
在世界各地奔走 193
仁爱传教兄弟会成立了 195
来自耶稣会的胡子神父 197
谁都没有权利挥霍浪费 201
Chapter12
第十二章
爱和忠诚是人类最重要最神圣的 209
你们要帮助修女们恪守贫穷 211
我革命的成分中只有爱 214
点亮生命的灯 220
艾滋病人之家 224
家是爱的源泉,爱是一切美德的灵魂 227
Chapter13
第十三章
同工意味着牺牲和奉献 235
义工在彼此相爱中自我完善 241
患病和受苦的同工燃烧自己,拯救他人 247
Chapter14
第十四章
信任是一种更高级的爱 253
虔诚具有伟大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259
Chapter15
第十五章
心存谦卑:世界上获奖最多的人 265
忘记自我,你便找到自我 271
诺贝尔和平奖:至高的荣誉 275
Chapter16
第十六章
在走向天国的途中 281
加尔各答哭了,全世界哭了 284
世界的响应 287
她留给我们的启示 289
初版后记 293
使爱不可须臾或缺(第二版后记)295
我们做的,仍然不够(修订版后记)298
检窗前书(马荣升) 301
注释302
摘要
我很渴,我很渴德兰姆姆听从修道院的安排,前往大吉岭退隐。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劳累过度,加上供给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使姆姆本来就不健壮的身体染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因此,她不得不提前退隐。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退隐。时间是1946年9月10日。后来,这极其重要的一天被称为是“灵感日”。因为德兰姆姆在这一天听到了上帝对她的召唤。这次召唤后来被称为:“圣召中的圣召。”1946年9月10日早晨,德兰姆姆在卡培拉修女的陪同下,来到了加尔各答火车站。火车站里乱哄哄的,到处都是乞丐。姆姆穿过人群向那辆开往大吉岭的客运火车走去。刚走到一等车厢的门口,姆姆就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仿佛发自一个不可知的地方,又分明就在近旁。“我很渴,我很渴。”那个声音说着。姆姆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她循声望去,只见人群中有一个身形悲苦的老人,光着枯瘦的上身,正向她伸着一只手,虚弱地喊着:“我很渴,我很渴。”凄楚得令人心碎。姆姆一下子怔住了,仿佛突然当胸挨了重重的一击,她痛苦地站在那里,像失去了知觉一样。直到卡培拉修女来催她上车,她才清醒过来。火车就要开了,姆姆掏出一个铜板扔到老人脚下。老人弯下身子,手还没摸到铜板,有个男孩突然跑过来把铜板抢走了。火车开动了,姆姆站在车门口,看到老人还在不停地向她喊着:“我很渴,我很渴。”并且艰难地向着火车前行的方向挪动了几下双脚。这是一辆古老的客运火车,当它顺着喜玛拉雅山蜿蜒的山路向上爬动时,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姆姆坐在整洁舒适的一等车厢的窗口,望着窗外缓缓退去的山岭、树木,以及各种开花的热带植物,心中无比难过——她既为那个老人难过,更为这个世界的现状难过,也为自己心中深深的不安难过。不久就到了一个小站,火车停了下来。姆姆走到车门口,看到三等车厢那里,一群衣着破烂的穷人,正在你推我搡地拼命往上挤。她想:越观察外界,我就越感到我所享有的特权,他们都无法享有。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呢?我们不都是上帝的儿女吗?她一边想着一边往外走,竟然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三等车厢,然后她就站在那里,直到卡培拉修女紧张地跑来把她拉走。美丽的大吉岭很快就要到了,卡培拉修女充满向往地说:“哦,我几乎都能听见山泉的流淌声了,那么清脆,又那么清澈。哦,还有水果,山上的水果总是比加尔各答的好吃多了。”但姆姆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没有说。“我很渴”的呼求声带着一种强大的无与伦比的内在力量,充满了她的整个生命,使她倍感沉重,更无法释然。就在这种深深的难过之中,在某个瞬间,一个启示突然像明月一样,倏地从她心里升起。她蓦地明白了:原来这就是上帝对她的召唤。上帝藉着一个身形悲苦的人向她呼喊“我很渴”,就是要她到穷人中去服侍穷人,并要她相信,服侍穷人,就是服侍基督。因为那些悲伤者、贫困者、饥馑者,都是基督的苦难化身。如果看不见这一点,就是看不见正在为人类受苦的主。为什么德兰姆姆会把一个穷人的呼喊看成是基督的呼喊呢?《约翰福音》第19章里有一句记载:“耶稣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为应验经上的话,就说:‘我渴。’”姆姆因而认为:我渴——是耶稣代表古往今来所有苦难者向人类发出的一声呼喊。所谓渴,既是身体的需求,也是心灵的需求,意味着人在受苦时,需要的,是来自人类的爱与关怀。因此,在仁爱传教修女会创建时,德兰姆姆便在修会宪章里写道:“我们的目标是使耶稣在十字架上对灵魂之爱的无尽渴望得到满足。”“我们在贫苦者之中服侍耶稣,我们照顾他,喂养他,给他衣服,探视他。”而在仁爱传教修女会创建后,在每一个为穷人服务的处所里,姆姆都要挂一张耶稣的受难像,并在像的上方,醒目地写上“我渴”两个大字。在姆姆看来,一个基督徒,必须时刻倾听这个世界高喊“我渴”的声音,而且要在每个苦难者身上看见基督。这个突然的领悟,令姆姆欣喜若狂。她想,上帝的召唤终于临到了。耶稣说:“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我渴了,你们给我喝;我流落异乡,你们收留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害病,你们照顾我;我坐牢,你们探望我。”(《25:35—36》)耶稣还说:“你们为我兄弟中微小的那一个做的,就是为我做的。”(《25:40》)。谁是那饥渴的?流落异乡的?赤身露体的?害病的?坐牢的?谁又是他兄弟中微小的那一个呢?除了穷人中的穷人,除了被称为“不可触摸者”的贱民,还会是谁呢?当然还不止于此,德兰姆姆对贫穷的定义是非常宽广的,在她看来,贫穷还意味着:饥饿并不单指食物,而是指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入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这个启示,日后成为德兰姆姆以及整个仁爱传教修女会力量的源泉。一切为不幸者做的,就是为耶稣做的。若不是为耶稣而做,则毫无价值可言。这就是修女或修士与社会工作者的本质区别。他们都为穷人或不幸者服务,但修女或修士服务于穷人的目的,是服侍基督。借着爱与仁慈的行为,以微笑分担穷人的苦痛与贫穷,是日后仁爱传教修女会传教工作的根本。也因此,这种沉浸在喜悦中的受苦,就不再是一种自我牺牲,而成了一种巨大的丰美的收获—是来自上帝的大馈赠。爱人,是我们爱上帝的必经之道。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以抵达上帝。德兰姆姆借用使徒约翰的话说:“如果你连整日相见的那个人都不爱的话,那你怎么能爱一个看不见的主呢?”P49-5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