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结构原理

城市结构原理

  • 字数: 3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萨林加罗斯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236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城市结构原理》由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编著。
    《城市结构原理》利用近期新的技术以及科学和数学的近期新认识,解释了城市是如何真实运转的,从而为规划师们能够重新使城市恢复人性化提供了指南和灵感。
    城市规划的主流教条不能应付过去几十年间技术、文化和科学上的变革。我们所留下的遗产是一个充斥着过多沥青和缺乏生命的混凝土的环境。因此,本书面向那些想了解城市如何以及为什么会依靠着它们的形式、组成部分和子结构的需要来决定其成功或失败状态的职业规划师、学生和教师。它有助于概念性地展示如何从多维尺度与分形城市相联系,以帮助读者获得很需要的相关城市规划和设计新工具。
    现在人们日益认识到,需要将一座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来理解。城市系统的不同类型的重叠形成了富有生机的城市复杂性,十分有必要使用诸如连贯、突现(emergence)、信息、自组织和适应性的概念来加深理解。本书将这些概念与城市联系在一起,从中展示了它们如何运作的状况。殷切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城市科学开端的标志。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1章  城市网络理论
第2章  城市空间及其信息领域
第3章  尺度分配的普遍原则(与布鲁斯·J·韦斯特合著)
第4章  复杂性与城市的连贯性
第5章  关于城市构成的评论
第6章  分形城市的连接
第7章  城市的信息建筑(与安德鲁·科沃德合著)
第8章  模式语言的结构
第9章  模式语言与互动设计
第10章  设计方法、突现和集体智慧
参考资料

摘要
    4.削弱城市空间的行为
    4.1 开放空间并非就是城市空间
    通常情况,广场的发展从多种人行道重叠合并开始;城市空间通过提供一个保护性的边缘,只保护和容纳了现有道路。这种逻辑在近几年已经开始有所扭转,因此,现在我们期待(当然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开放空间,可以放在任何地区,会自发地产生道路,使这个开放空间成为一个能够顺利运转的城市空间。如果我们取消了住宅与商业建筑之间的人行道连接,那么开放空间就无法发挥城市空间的作用。现在的一些新广场是接近敞开对外的,附近也没有建筑物或墙壁,但是如果它们没有得到来自周边的信息,就不能成为城市空间。只能从空中才可以清晰辨识出来的地面设计在现实中是接近无效的。
    从欧洲接近照搬一个正在使用着的城市空间移植到当代美国的城市,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新建的城市空间没有道路,也没有可以发挥作用的行人节点,并且通常情况下,周围的高层建筑也无法提供空间原所在地周围那些老式墙面的表面信息。它们从平面上看或许是相同的,但是所有基本要素却截然不同。另一个问题是,即使模仿出传统的墙面,但是如果使用了那些会优选化减少信息领域的建筑材料,其结果还是不能重新生成原始的效果。现代建筑表面单调而且有反射,角落锋利而且突兀;如果靠现代建筑的风格来塑造城市空间的话,模仿的只能是城市空间的肤浅表象,却难以抓住它的本质。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