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灾后重建政策与实践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灾后重建政策与实践

  • 字数: 53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都江堰国际论坛组委员组 编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1790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44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灾后重建政策与实践:来自靠前届都江堰靠前论坛》内容简介:2010年5月28-29日,汶川地震两周年前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成都市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四家单位联合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靠前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成都市教育局、西南财经大学承办了首届都江堰靠前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实践”。优选20多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学者、专家齐聚四川灾区,围绕灾后重建、尤其是教育重建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充分交流,共同分享靠前前沿研究成果以及成都市在灾后迅速重建的宝贵实践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一直都在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研究和社会实践,积极探索教育参与灾后重建、推动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在靠前时间整合校内外、靠前外学科和科技资源,发起成立了“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WET),动员了全校近20个院系,1000多名师生及海内外2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至今我校仍有许多师生坚持服务在四川灾区。行动组以研究者、行动者、协调者、政策建议者以及服务者等多重角色,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科学界、学术界与政策决策者和政策执行者共同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在灾情调查、灾损评估、紧急救援、灾后政策研究、心理援助、教育恢复、社区重建以及灾区重建整体规划等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相关成果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目录
论坛公告:都江堰共识
一、开幕致辞
1.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葛红林致辞
2.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致辞
3.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致辞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副主任克莱门特致辞
二、主题报告
1.成都教育灾后重建报告
2.关于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情况的介绍
3.“全域成都”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4.“都江堰模式”:国际视野下的地震灾后重建研究
三、专题发言: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
1.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使灾区发展“弯道超车”
2.灾后重建与统筹城乡发展
3.汶川救灾实践的国际意义
4.从财政角度谈灾后重建
5.发展以社区为主的减灾文化,创建教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
6.通过联合国地区发展中心的活动建立社区灾后恢复能力
7.建立保护十三亿人民安危的“中国现代减灾应急新体系”
8.灾难预防教育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广泛传播
9.从唐山、汶川到玉树地震,我们应该汲取的教训
10.培养社区灾后复生能力
11.教育重建改善民生:卧龙自然保护区与广元北街小学重建案例
12.汲取教训,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灾难
13.准备和防范:从汶川和海地地震中汲取的教训
14.日本自然灾害预防教育的框架和指导方针
15.制度重建:灾后重建的中国化实践——基于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经验的视角
1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对脆弱群体的影响评估
17.灾后重建与生态文明
四、专题发言:教育灾后重建
1.大学在自然灾害应对中的责任和担当
2.防灾减灾,建设安全学校
3.创伤后成长在灾后心理重建中的作用
4.对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5.印尼关于灾害防范的非常规教育
6.灾后教育重建:国际经验与本土智慧
7.泰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实践
8.东南亚国家教育部长联席会议对该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9.灾后重建与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五、闭幕致辞.
1.论坛总负责李晓西教授致闭幕辞
2.论坛承办单位协调人王力教授发布“都江堰共识”
六、会议论文
A.灾后教育重建
1.成都教育灾后重建与发展研究报告
2.从国际经验看教育灾后重建
3.交好“三把钥匙”为都江堰市教育现代化作贡献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指挥部
4.孟加拉国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实施的灾害管理
5.千名校长大练兵:探索成都灾后教育新思路 
摘要
    从唐山地震我们学到什么。唐山地震是它的上行板块下滑,整个唐山被毁灭,它的中心裂度十度以上,震级7.8 级。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片废墟导致24.2 万人失去了生命。从唐山地震以后,中国人知道,中国是个地震国家,而且地震不可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它造成的灾害是很好严重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如果来服地震,从目前的情况来讲,主要是救人。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是房子在强震下不倒塌,这是唐山地震一个很重要的教训。我们知道,砖石结构一般不抗震,我们也看到,预制板一般也不抗震。此外,还有二次灾害的问题。请记住,这是唐山24.2 万生命换来的教训。我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到底学了多少,领会了多少。1976年以后,我自己直接从事这项工作,搞了三次大的设计规程,1978年,1989年,2001年,一步一步在进步。我们现在有地震的区划图,有地震的分级,也有地震的设计规程。中国的设计性规程是强制性规定,必须执行。我们基本的思想是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以这样的原则来做设计。这是1976年,我们一得到规程就做到的东西。
    30多年以后的2008年,汶川发生了地震。这次地震的上行板块是往上挤的,处于龙门山断裂带,级别是8级。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拿到它的地震记录,相比较唐山地震的记录看,它出现的前震记录的时间还要长一些。我想问一句就是,作为一个搞结构抗震的同志,到现在为止,我现在也没有看见汶川地震的地震记录在哪里,这个记录是在德国记下来的。我们的唐山地震有自己的记录,汶川地震的记录呢?这两个记录比起来,如果要是能更好的组织,逃生的机会比唐山还要多,但是,又是一片废墟,将近9万人在地震当中丧生。在这个地区,大家知道,我们看看面积状态,比唐山要好一点,因为有30%的房子没有垮。这也是通过我们去调查,发现按照1978年设计的房子垮得很多,按1989年设计的房子垮得很少,按近期新规范设计的房子只有几个被损坏。同时我们发现,在龙门山断裂带上,是不能搞构筑物和建筑物的,而且这个地区的二次灾害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比方说北川,一次滑坡造成将近1000人死亡,如果在老城区,一次滑坡可以使1600人死亡,大家知道,这都是一千一千的生命。这里我们得到的教训是什么呢?我们将近9万人的生命得来的教训还是房子在强震之下不能倒塌,要控制大震不倒。我们得到什么教训呢?房子盖得要有规矩。比方说方一点,不能长一点,不能搞突出。这种东西,我们过去是有的,现在重新受到教训。我们这些房子还继续存在,照样突出的房子大量存在。我们讲节点很重要,这个砖石结构不安全,预制板有问题,结果在汶JII地震上看到节点可以先坏。搞土木工程的知道,节点的安全要比梁柱高30%,怎么节点先坏了。然后看,所有倒塌情况,还是有砖石结构的倒塌,一系列的倒塌,这些情况,这些教训,一直存在着,我们上了两节课。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