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曾国藩管理日志
字数: 347.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陶林
出版日期: 2011-01-01
商品条码: 978730808309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4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一生戎马倥偬的曾国藩,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层,后来凭借着很好的军事才能,他官至两江总督。在看来,曾国藩是“地主阶级很厉害的人物”。
在本书中,曾国藩的形象不再局限在纵横战场的军事家上,而是突出了他在军事才能以外的德与行。他是中国历目前少有的做到立功、立德、立言的人之一。本书将曾国藩的著述、家书中所传达的儒家精神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对曾国藩作了另类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观察曾国藩的全新视角。
作者简介
青年学者,曾为报刊记者,2004年进入电视媒体。担任电视综合新闻记者、执行制片人,2005年进入地方医疗中心、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担任院长助理,负责文化管理和宣传工作,闲余从事哲学、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研究。
目录
前言
一月 内修,身如鼎之镇
第一周
星期一 大器天授
星期二 君子自持
星期三 在世明志
星期四 谦退养福
星期五 厚藏匿锐
第二周
星期一 男儿自立
星期二 身体力行
星期三 反诸求己
星期四 坚忍不拔
星期五 改过无吝
第三周
星期一 以拙破巧
星期二 以身作则
星期三 自律律人
星期四 宜勤宜廉
星期五 居官四败
第四周
星期一 能立不怨
星期二 君子虚心
星期三 勤苦俭约
星期四 日日如新
星期五 花未全开月 未圆
二月 养性,自强而诚明
第一周
星期一 忠信廉洁
星期二 慎独心泰
星期三 心正气顺
星期四 不诚无物
星期五 畏人畏天
第二周
星期一 主敬定明
星期二 诚与明一也
星期三 精神贵藏
星期四 不任心、不任口
星期五 无不可言
第三周
星期一 明强美德
星期二 胜人不居
星期三 襟怀豁达
星期四 心力劳苦
星期五 破釜沉舟
第四周
星期一 欲立立人,欲达达人
星期二 克勤小物
星期三 自作主张
星期四 持操自守
星期五 大易善悔
三月 学习,诸子可为师
第一周
星期一 君子知命
星期二 先立坚志
星期三 才敏宜学
星期四 读书志识恒
星期五 只问耕耘
第二周
星期一 诸子可师
星期二 威淳可师
星期三 取彼自强
星期四 自更自创
星期五 得尺得寸
第三周
星期一 读书更性
星期二 专心致志
星期三 深思造道
星期四 闲静问道
星期五 习索通合
第四周
星期一 夜不出门
星期二 无事亦专注
星期三 沉静含蓄
星期四 师久则益
星期五 脱略与针线
四月 处世,倚人而起
第一周
星期一 倚人而起
星期二 善见他人
星期三 百夫拾决
星期四 合众成功
星期五 务实人和
第二周
星期一 人尽其才
星期二 人看志趣
星期三 本强示弱
星期四 护将事友
星期五 中庸仁义
第三周
星期一 忍之为上
星期二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星期三 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星期四 笃实强毅
星期五 固德养量
第四周
星期一 常提朝气
星期二 因循误事
星期三 独名折福
星期四 不敢为先
星期五 家和福自生
五月 择才,广收慎用
第一周
星期一 广慎勤严
星期二 人各有性
星期三 操守条理
星期四 得一及其余
星期五 君子天性
第二周
星期一 无现成之才
星期二 君子三乐
星期三 甘雨严霜
星期四 重言少誉
星期五 正己尽己
第三周
星期一 观己观心
星期二 面部如命
星期三 两目见神
星期四 知人共事
星期五 兵贵精,不在多
第四周
星期一 德才不偏
星期二 驭将推诚
星期三 表现才干
星期四 宜略小节
星期五 人性九质
六月 用人,奖其长规其短
第一周
星期一 得人而国家强
星期二 选将五法
星期三 多选替手
星期四 爱兵如子弟
星期五 同心而后言战
第二周
星期一 举世可信
星期二 顺意宜远
星期三 多躁多畏
星期四 韬光养晦
星期五 端庄厚重
第三周
星期一 苦口婆心
星期二 仁礼相待
星期三 扬善规过
星期四 恩善不扬
星期五 防戒“三端”
第四周
星期二 心得百人
星期二 奖长规短,
星期三 留人余地,
星期四 勿怨天尤人
星期五 励气乃刚
七月 雄韬,躬身入局
第一周
星期一 躬身入局
星期二 大处着眼
星期三 大事力争
星期四 谨慎为贵
星期五 遇事莫急
第二周
星期一 人力居三
星期二 不刚不济
星期三 刚柔互用
星期四 气敛局紧
星期五 自为主持
第三周
星期一 重开世界
星期二 后贤制宜
星期三 适时求变
星期四 深谋远虑
星期五 高明与精明
第四周
星期一 宁拙毋巧
星期二 规模综理
星期三 先剪枝叶
星期四 安排算计
星期五 算成必算败
八月 谋略,清神意平
第一周
星期一 立定脚跟
星期二 诚而可大可久
星期三 从容安详
星期四 放开手,使开胆
星期五 五六分即做
第二周
星期一 清神意平
星期二 心平历险
星期三 淡定处事
星期四 心苦事盛
星期五 君子尽人事
第三周
星期一 蓄气长智
星期二 居安思危
星期三 预计盛衰
星期四 稍忍待定
星期五 泰然处之
第四周
星期一 军勤则胜
星期二 懒生百病
星期三 人不可闲惯
星期四 用苦则明
星期五 逐日检点
九月 决事,且挺且韧
第一周
星期一 正位凝命
星期二 物极则反
星期三 不怕死、不要钱
星期四 宜减宜省
星期五 不散一物
第二周
星期一 深藏若拙
星期二 事前加慎
星期三 大事分明
星期四 有藏有露
星期五 且挺且韧
第三周
星期一 知无不用
星期二 谦退养福
星期三 用功有恒
星期四 独利则败
星期五 贵有余气
第四周
星期一 不与,不终,不胜
星期二 先微后壮
星期三 龙蛇之蛰
星期四 付笑猜忌
星期五 不轻古人
十月 领导,胸襟宽阔
第一周
星期一 听言明察
星期二 听言理观
星期三 重言勿变
星期四 德威不示
星期五 定志少怜
第二周
星期一 识主才辅
星期二 谨言为先
星期三 不执不阿
星期四 不受非分
星期五 不坠聪明
第三周
星期一 有难先担
星期二 任劳己责
星期三 不随众喜惧
星期四 脚踏实地
星期五 日事强恕
第四周
星期一 无实名招祸
星期二 仁义自强
星期三 恬淡安泊
星期四 心安为福
星期五 能勤能敬
十一月 致胜,补天塞河
第一周
星期一 惟恐不胜
星期二 成事五到
星期三 天机临泊
星期四 菩萨心肠
星期五 容人余地
第二周
星期一 知足天地宽
星期二 战兢坦荡
星期三 领袖风范
星期四 楼高易倒
星期五 誉望宜重
第三周
星期一 仁者三戒
星期二 结交乡贤
星期三 不以才能矜
星期四 戒骄戒躁
星期五 德大白人冤
第四周
星期一 庇人者大
星期二 当仁不让
星期三 义命自安
星期四 苍天可补
星期五 长远家规
十二月 立德,倚天照海
第一周
星期一 畜德宜豫
星期二 内刚外柔
星期三 良心主宰
星期四 为善最乐
星期五 静在心,不在境
第二周
星期一 富贵不佳
星期二 不论人短
星期三 去心中贼难
星期四 好饰作非
星期五 师友挟持
第三周
星期一 不落北风
星期二 进德修业
星期三 不可无缺陷
星期四 勿小弃大
星期五 治世大德
第四周
星期一 记大德,忘小怨
星期二 圣贤慎小
星期三 勤则难朽
星期四 万物一体
星期五 倚天照海
摘要
不落北风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南宋·郑思肖《题菊花画诗》
【译文】
宁愿在枝头拥着芳香枯死,哪里能被北风吹落呢。
笔记
曾国藩生前很爱这两句诗,在日记和幕僚的交谈中多次引用过。曾国藩死后的谥号叫做“文正”,整个清朝谥号“文正”的人只有三个。用“文”要求必须是翰林出身,用“正”要求必须道德品质能够作为示范。但随着他的死去,很多人对他诟病很深,有名革命家章太炎说:“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李鸿章有意一生追随着老师的事业,但他也知道自己必然会和老师一样,死后背着一生的争议。他强烈地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主张,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和清政府腐朽的日益加深,他的种种努力都无济于事。1901年,李鸿章在“老来失计亲虎豹”的悲愤中病逝。据说,他死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弥留之际,老泪纵横,留下遗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内尘氛犹未靖,诸君莫做等闲看。”李鸿章死后10年,他为之操持一生的大清王朝也随之灭亡。
笔记
管理者对待职业道德,确实需要一点“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求洁的精神,有了这种清高做底气,就会不断净化自己的内在品质,使得自己看待事务的眼光更清晰、更不被自己或者组织一时的利益诉求所左右,能够定而成事。
置期:
进德修业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书》
【译文】
我们读书,只为了两件事情:一个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一个是促进自己的事业。
笔记
在“修德”篇的很后,重新提一下曾国藩关于读书目的的态度。作为标准的儒家信徒,曾国藩对儒家思想是真信、真懂和真能运用的。
很多人诟病曾国藩为人虚伪、阴险、圆滑,甚至包括咸丰皇帝和慈禧太后都这么认为。但通读他的奏折、书信和日记,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他很真实的一面。他对于任何问题的看法和针对任何人的评价,无论从现实言论,还是他的书信、日记,都接近一致。因此,他的言行是一致的,道德修养也接近可靠。
曾国藩没有把“升官发财”视为读书上进的目标,也很反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即使他当了官,家里人也提出“不靠曾国藩发财”。而他的“修业”,就是“事功”,则更能证明这点。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本来可以平平稳稳地做个太平宰相,而他不辞劳苦,主动挺身处理“天津教案”,为中外纠纷的解决树立了良好榜样;更重要的,他主动协调创办“洋务”。也只有读书读到一定“迂腐”的程度,才能把自己在复杂环境中搅乱的内心变得澄明、单纯,回归到本来的愿望上,为中华的发展做出努力。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