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贰时代:解剖文化界的100个关键词
字数: 200.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潘采夫
出版日期: 2011-02-01
商品条码: 9787542634238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贰时代》目录所涉人物从陈丹青、余秋雨到黄苗子、文怀沙,大多是文化人物。可怪的是,当今天下,不管是朝堂上一名玩“躲猫猫”的衙役,还是山野里的一介玩“纸老虎”的村夫,不管是德艺双馨的文艺界人士,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房产商人,朝堂内外,城乡山野,一派“二”姿烂漫。当此“二”时代,或曰装“二”时代,不管它的形容多么猥琐,总是靠近了真相,真相不管如何丑陋,还是要努力地盯视,千万不要别过脸去。潘采夫努力忍住恶心,为我们画了一幅“二时代行乐图”。有心人不妨按图索骥,将暗藏在时代心脏中的魔鬼仔细打量一番。
作者简介
潘采夫:原名李耀军,河南濮阳人,1976年生于小濮州村,毕业于郑州大学,曾供职于《河南日报》、《青年时讯》、财讯传媒等处,现为新京报编辑。在《新京报》、《广州日报》《旅伴》、《time out》等媒体开设各种杂碎专栏。业余客串电台主持。
目录
【二】的释义(黄集伟)
序:二时代的二办法(李多珏)
第一辑:品人
陈丹青:老炮们
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会老
郭德纲:郭德纲小评传
海子:一个春暖花开的神话
浩然:怀念文学目前的“坏作家”
胡玫:胡玫的影视政治学
黄苗子:那个疯狂的传统叫告密
季羡林:善待我们的文化老人
季羡林: 圣人也是弱势群体
姜昆:大佬怎样把自己混过去
金庸:金庸有点冤
李阳:圣教主李阳
李敖:还记得年少时渡过的李敖吗?
梁羽生:国士金庸,隐士梁羽生
倪萍:致倪萍委员的一封信
琼瑶:琼瑶很天真,金庸很唐僧
史玉柱:催眠师史玉柱
索尔仁尼琴:都是活着的遗产
汤唯:汤唯的一盘珍珑棋局
汤一介:汤一介先生的麻烦事
王朔:王朔在此,诸神退位
王朔:愧对王朔
汪晖 :关于下课那件事
汪晖:汪晖朱学勤的双城记
王蒙:谁偷走了我们的历史
王小波:我媳妇已经不会说人话了
王元化:上海的文化板块
魏巍:当世界向右的时候
文怀沙:期待文怀沙公开回应质疑
谢朝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终身成就奖
谢东:假如他是真的
杨丽娟:历史记录可怜的爸爸
杨丽娟:为奴隶的父亲
姚明:姚明是爹,麦迪是娘
于丹:合唱队里的女高音
余秋雨:你家大门常打开
余秋雨:青歌赛看涨,余秋雨跌停
余秋雨:围殴余秋雨的暴力美学
张艺谋:好吃还是官家饭
张艺谋:张艺谋与知识分子的恩怨情仇
张悦然:听张悦然歌唱“70后”
赵本山:赵本山是不是文化英雄
第二辑:阅世
百家讲坛:这一夜,学者说相声
曹操墓:说曹操,曹操就盗
春晚:投给春晚的一张弹劾票
封杀:封杀也需要技术含量
粉丝:这个疯子给瞎子领路的时代
国学大师:论国学大师的物种起源
红学家:红学家在“新红楼”演的什么角色
祭祖:六亿神州尽舜尧
建国大业:九月的光荣与愤怒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提案
鲁迅:让他们赞美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鲁迅文学奖:文学不该“听妈妈的话”
论语:论语故事新编
鸟巢:让鸟巢变雀巢
人艺:谁断了人艺的香火
实话实说:官话文化与实话文化
四合院:一座院子的轮回
伪作家:再谈空头文学家
文化宣言:宣言小史
文坛:文坛板块学说
西南联大:怀旧热与愧对病
西门庆故里:抢祖宗的政治游戏
相声:请给相声小品松绑
相声:相声门没有明天
选秀:德艺双馨的孩子怎么选
赈灾:这里的作家静悄悄
主旋律:主旋律的进化论
作家榜:作家群,群作家
作协:文坛招安录
作协:为什么受伤的总是
第三辑:批书
《幸福了吗》:你在哪个服务区?
《小规模荡气回肠》:站的更高,尿的更远
《我的人生档案》:贾植芳的历史非常道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1》:历史的迷雾是容易拨开的吗?
《亲爱的安德烈》:的“阴谋”
《何枝可依》:李零为什么这样拽
《李泽厚近年答问录》:寂寞是一种气度
《李宗吾新传》:被误读与被冷落的李宗吾
《《人生的艺术——梁漱溟论述集》:梁漱溟为什么这样红
《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不过如此?
《非常病人》:领袖们的大头病
《论语心得》:像卖脑白金一样卖《论语》
《五十年代的尘埃》:失去精神家园的知识人
《挽联中的近代名人》:自是风流高格调
《民国时期小学语文评介》:寻找失落的小学语文
《中国站起来》:摩罗的转身有点猛
《中国站起来》:洗脑快乐,祝你快乐
《人权报道白皮书》:我们的人权白皮书
《知道》:思想二道贩子
《王蒙自传》:三分可爱,七分可疑
《听我们的女儿谈话》:和我的女儿谈王朔
《致女儿书》:听王朔讲育儿经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中国的样板戏
《定西孤儿院纪事》:苦难相处流传
《定西孤儿院纪事》致敬词
《认得几个字》:几个字里有我们的文化
《张学良口述实录》:风流少帅与风骚史家
《明朝政局的三角恋》:一人之下,众生平等
《中国不高兴》:不高兴先生与盗版华山论剑
《范曾自述》:一个特别景仰自己的人
《城门开》:身在故乡为异客
《沉浮与枯荣》: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后记
摘要
郭德纲
郭德纲小评传
郭德纲的半辈子,比一个普通相声艺人的几辈子都要复杂。他这三十几年可用两段话来描述:出身寒微,从小学艺,拜入师门,又被逐出师门,天津卫混不下去了,一咬牙闯荡京城,尝尽人间白眼,苦熬出一个德云社,依靠精湛手艺和青皮气质,打拼出一方天地,开始走上中兴之路。
但造化捧人,它也弄人,郭德纲成了郭员外,就有点势大力沉,顺手给自己圈了个后院,家丁还打了记者。打人不重要,郭德纲把记者当妓女,并大骂BTV,有效触犯了媒体潜规则,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这比打人是更深刻的冒犯。所以郭德纲成了“三俗”,郭德纲下课了,郭德纲关门了,郭德纲下架了,郭德纲道歉了……虽然现在等来了平反,说郭德纲不是真“三俗”,郭德纲也趁势复出,票房依旧火爆,但经此一役,郭德纲威势大减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说我是看着郭德纲长大的。
这句话不是砸挂,我指的是眼看着他长成大腕。他天津的事我不知道,他跟师傅的恩怨,他是不是犯了经济错误,那是天津人去研究的事。我关注的,是卫嘴子进京之后的奇遇。
郭德纲好看的时光,是在三四年前,他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还是德云社里那个穿着长衫体态微丰的相声艺人。他在台上横扫千军,砸挂一切,什么央视、、姜昆、春晚,反正他嘴下不死无名之辈。他在台上说得入港,“钢丝”们在台下带着微醺拖出长长的“噫”声。
《论五十年相声之怪现状》、《我这一辈子》、《我要上春晚》、《我要反三俗》、《西征梦》,郭德纲所有叫得响的相声段子,都是在那一时期出现的。可别小看这几段,这是新千年里中国相声惟一的收成。
在那个时候,一批青年才俊跟着他走。那个时候的郭,确实有相声大师的雏形,他远离央视,嘲笑歌颂相声,调侃主流意识形态,疾呼让相声回到剧场,很多神圣的虚伪的事物,都在他的讽刺中变得可笑。用王朔的话说,他是站在人民这头的。那时候他正遭到正统相声界的打压,我负责的评论版,曾一年之内发表近二十篇支持郭德纲的评论,一直评到“藏秘排油”为止。
郭德纲越来越火了,天价相声,上电视,当主持,演电影,开铺子,他的名字飞进了干家万户,他成功地摆脱了弱势与贫困。但奇怪的是,在这个星火燎原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故事里,不少资历粉丝离去了。
如今,当年跟着他走的意见优选者已绝口不提往事,我猜他们深以为耻,不是因为郭德纲被封了,而是因为郭德纲的“变节”。郭德纲后来在徒弟打人事件中应对失措,举步维艰,跟身边没高人有关系。试想,如果有、袁鸿、老六、水晶、陈晓卿等文化达人的指点,那保证是另一番天地。但他们早就与他分道了,竖子不足与谋。
革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路线有了分歧。很多人期待,郭德纲大师的诞生,能让传统相声的春天到来,能横扫各路伪相声,能战胜某种腐朽的文化。不幸的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所托非人,郭德纲自有他的理想,这个人根本不需要革命的浪漫主义。
郭德纲是一个有霸气的人,他剽悍的人生不需要别人解释,他就是要为自己活着。于是,一个成功人士该有的,他都统统超额实现了。他还给自己的别墅圈了座后花园,成了一个员外,还有护院的家丁。一个卫嘴子,终于在京城混出了人样子。
他活出了真我,却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他越来越油光满面,一个艺人失去他批判的刀子,太成功了,他都不好意思再批判了。大家开始怀念他从前的相声,这才红了几年呢?
郭德纲骨子里是个老派人,他有深厚的传统艺人的底色。对江湖道义烂熟于心,并且在创业时期将其运用得得心应手。对德云社是这样,对侯耀华是这样,对徐德亮是这样,对BTV也是这样,他是一个小世界的主宰。但当他遭遇了业主委员会,遭遇了记者采访,遭遇了官家的宣传机器,现代法律和中国政治,这个陌生的世界让他有些发蒙。
于是,何云伟李菁退出了,德云社关门停业了,弟子进去了,书和音像制品都下架了,郭德纲傻了。打了一个记者,骂了句记不如鸡,竟然引发了惊天连锁反应。他在喜马拉雅山下骂了句娘,没想到引起了雪崩。自己怎么就下架了?还有没有天理?政治,尤其中国政治,这回事,他可能理解不了。
BTV一战输得属于完败,和媒体的关系那么脆弱,找不到有关部门灭火,上头连个递话的都没有,在官场两眼一抹黑,郭德纲应该发现了,在京城,一点点虚火根本算不上站稳脚跟。卫嘴子混北京,难呐!
郭德纲一直以来是以相声江湖的规矩行事,如泼皮不要命,仗义出头,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走的是忠孝信义的路线。但遇到现代法律和政治势力,就两眼摸黑一脸茫然,左支右绌狼狈不堪。他有小聪明而不懂大势,有小勇力而不知进退,还是一传统艺人的底子,所以能纵横于底层而不能游刃于大棋局。
郭德纲的不智在于,他既想在现实世界里成功,又想保持他的狂野的姿态。不跟官家合作,不跟曲协联手,不向BTV低头,要在他的小一统里称王。既不受委屈,又不昧良心,还年年丰收,他太天真了。事实证明,没有哪一块地盘是他自己的。
现在总算复演了,郭德纲接受一轮媒体采访,表达了洗心革面的决心,狠斗私字一闪念,说自己终于长大了。身子放得那个低,尘埃不见郭德纲。总算表态过关了,但德云社没有消停下来。郭德纲开始了战略调整,收缩战线,回到剧场,说相声是正事。跟徒弟们也签了长约。他对何云伟李菁仍然很有看法,大弟子出走,毕竟是件闹心的事。郭德纲对此事的反思是,只怪平日太面慈心软,换得别人以怨报德。这个反思相当不靠谱,也许会埋有祸根,但愿别成了“郭德纲掰棒子——红一个扔一个”。
郭德纲有两个诤友,一个是BTV,一个是姜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两个。这样郭德纲做事之前,都要先想一想BTV会不会搞自己,这是多好的一位诤友啊。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姜昆为鉴,可以知兴替;以BTV为鉴,可以知三俗。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这些跌荡不平但又不是摧毁性的经历,对一个有天分的艺术家,应该是一份珍贵的财富。当郭德纲真正过完他的一辈子,如果能写一则相声《我这一辈子》,也许才是他优选的作品。而一帮白发老头坐在德云社里面听,那场面应该相当和谐。……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