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战略

文化战略

  • 字数: 3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岳川 胡淼森
  • 出版日期: 2010-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90773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期新著作,从历史和现实说明中国作为大国在崛起过程中的思想变迁的踪迹:无论是从经济上清理跨国资本运作与文化霸权的关系,还是从文化上看数码复制时代的平面化问题,或者从关键词的考察中看全球化中是否存在“世界文化”来临或使全球文化出于碎片化问题,都大抵能激发我发现新问题的新视角。本书坚持世界各种文化平等对话的立场,力求从东西方对话中催生出—种人类重返精神生态家园意识和人类资源共享的和谐精神。
作者简介
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等10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中南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 西方文论和美学研究学术著作(包括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文艺现象学》,《艺术本体论》,《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王岳川文集》(韩国,4卷本),《中国后现代话语》,《西方艺术精神》,《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丛书》(主编,9卷本),《当代西方近期新文论教程》。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学术著作:《中国镜像》,《目击道存》,《中国文艺美学研究》(韩国版),《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全球化与中国》,《发现东方》,《文艺美学讲演录》,《大学中庸讲演录》,《文化输出:王岳川访谈录》,《中国思想精神史论》(4卷本:《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哲思精神》、《中国美学精神》、《中国艺术精神》),《书法艺术美学》,《中国书法文化大观》,《书法文化精神》,《书法身份》,《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主编,60卷)。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战略问题凸显
第一节 “文化战略”解析
一 “文化”(Culture)
二 “战略”(Strategy)
三 “文化战略”研究的特殊指涉
第二节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战略问题凸显
一 本土文化认同感的迷失
二 新犬儒主义:西方终结论背后
三 文化安全关乎整体国运
第三节 “文化战略”的学术史考辨
一 相关专著分析
二 相关期刊论文的学术史意义
三 该领域资料综述与话语结构
第四节 本书方法论与问题域

第二章 早期中西交流中的战略意识
第一节 误读异域文化是有心还是无意
第二节 以我观物思维对于文化交流的支配作用
第三节 礼仪背后是文化权力的争夺和文化主权的冲突
第四节 西方学者“以果证因”的文化优越感

第三章 “去中国化”:18世纪以降西方现代性战略
第一节 流动的现代与中国问题域
一 现代化与东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 现代以来的中国形象变迁
三 大历史视野下的文明走向问题
第二节 西方现代性战略导致中国文化形象跌落
一 中国形象: 正负背后的同一机制
二 主体之人凸显与现代性伦理确立
三 中国文化形象跌落:一次现代性事件
四 浮士德式的选择与抛弃: 美丽精神的失落
第三节 西方“去中国化”事件的文化战略学分析
一 话语渊薮:18世纪中国形象跌落事件
二 不合时宜的他者:启蒙时代的“去中国化”话语
三 “自我去中国化”:“去中国化”话语的“中国化”
四 现代性与异端:“去中国化”话语的深层机制

第四章 当代大国文化战略举隅
第一节 美国:从文化冷战到文化热战
第二节 日韩文化国策及其挑战
第三节 普世性价值与大国文化方略
第四节 文化格局重组下中华文明何去何从

第五章 国际战略博弈下的中国文化安全
第一节 新世纪亚洲文化话语权争夺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文化安全不容乐观
第三节 西方借文化战将中国妖魔化
第四节 中西方文化逆差触目惊心
第五节 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卷入西方文化战
第六节 战略天平上的汉语与英语之争

第六章 树立文化战略的地缘政治观
第一节 走出殖民主义文化观与重塑文化时空观
一 打破文化传播主义世界观
二 重塑时空观
第二节 大国崛起的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
一 从经济资本走向文化象征资本
二 消除“中国威胁论”的文化之路
第三节 树立太空文明时空观迎接中国文化发展契机
一 超越线性时间观
二 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辉煌期
三 太空文明时代的文化竞争
第四节 太空文明时代的中国身份反思
一文化身份的重新确立
二身份改写与确认的辩证关系
三后霸权时代的中国文化身份与话语
第五节 太空文明时代的儒学价值重估
一 儒学与大陆文明
二 反思中国的海洋文明观
三 太空文明时代的后儒学价值

第七章 大战略思维下的文化守正创新
第一节 文化观映射下的文化创新问题
一 文化创新的本体论分析
二 工具论的桎梏:近代中国文化论争
三 世界文化有机体与文化“观相”
四 文化的时空问题
五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创新瓶颈
六 创新:新世纪国家文化战略
第二节 太空文明时代的文化守正创新
一 经济崛起之后的文化创新问题
二 太空文明时代创新的价值立场
三 中国文化创新的精神价值
四 守正创新:回归经典进而创新经典
五 文化创新的原创性与多维性

第八章 创新之后的文化输出策略
第一节 文化输出迫在眉睫
一 时代催生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
二 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的紧迫性
三 文化在未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第二节 文化输出的历史路标
第三节 文化输出中的中国话语
一 文化输出自我反思与问题域
二 跨国文化互通中减少误读与增进交流
三 在文化拿来中坚持文化输出
第四节 文化输出的创生性与自觉意识
第五节 文化输出与中国发展价值
一 文化输出的文化分层
二 文化输出的翻译性与文化性
三 向海外推出300种中国思想文化著作
四 向海外发行100集《发现中国》高清电视文化片
五 建立“新西方”中国文化学校
六 多维度、多渠道的输出策略

第九章 “再中国化”:中国形象战略转折
第一节 当代中国形象问题的凸显
一 形象学的定义、发展及争议
二 从西方镜像到中国形象
三 中国的大国形象序列
四 传媒化中国形象的反思
第二节 中国深度研究与国家形象重塑
一 中国角色与国际体系认同
二 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形象
三 发现东方与中国价值建构
第三节 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大国形象
一 去中国化的历史迷障
二 再中国化的文化方向
三 学界新潮:“再中国化”的未来

第十章 中国文化的战略远景展望
第一节 坚守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立场
一 全球多元化与中国本土价值
二 坚持文化对话中的中国身份
三 在古今中西之争中确立中国立场
四 身份立场下的理论模式转换
第二节 创造中西互体互用的和谐世界
一 超越东西二元对立模式
二 全球分享东方价值的意义
三 中西文化交流的主体性和开放性
四 中西文化的未来是互体互用
第三节 文化自觉与文化互动
第四节 中国文化的精神价值
一 文明的独特价值与生态和谐
二 互动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三 中国声音的世界性意义

文化战略案例之一:地缘政治视野中的中国西部文明
第一节 从“大国梦”失落到中国西部的再崛起
一 中国西部离世界的“近”和“远”
二 为什么中国的国都要从西部不断东移
三 在承载中国命运的西部整合新的文明
第二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西部命运
一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开始了新殖民主义
二 全球化时代中的新霸权主义
三 西部是中国整体形象的再造的契机
四 经济和制度全球化中的制高点
五 放眼欧亚大陆经济文化圈的中心地带
第三节 中国西南古代文明的当代意义
一 发现“中国两河流域”中“长江文明”的意义
二 寻找“失落的文明”与重释“夜郎文化”
三 坚持多元文化对话中的“大夜郎”文化景观

文化战略案例之二:传教话语背后的西方策略——以李提摩太的宗教救华论为中心
第一节 李提摩太之入华
第二节 李提摩太在华活动
一 介绍西学
二 宣传维新变法,反对革命
三 鼓吹殖民有理,灭亡中国的金铎
四 教案与教育
五 其他活动
第三节 身前身后,众说纷纭
第四节 来自海洋的牧马者——李提摩太的心灵症候分析
附录:李提摩太翻译的《天伦诗》

后记
摘要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从理想主义国家的思维中走出,迅速接受了现实主义乃至实用主义的国家战略思维,这是基于对中国国内和国际形势的清醒判断和把握基础上的正确选择。在制定许多国家战略方面,中国政府也坚持现实主义的态度,迅速走出“”的阴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从而使得中国GDP保持着20多年来年均10%以上的增长,为中国作为大国的和平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然而这种现实主义国家发展战略,在走到一定的阶段后也会遭遇瓶颈,比如国家的经济指标能否成为衡量国家文化实力的标准,一个富国是否一定能成为文化强国?我们曾经对于这类问题有着太多想当然的理解。事实上,文化强大绝不是经济强大后自然而然的副产品,文化战略同经济战略一样也是需要仔细摸索、推敲、制订和践行的。今天,每一个国家在经济振兴和富裕同时,文化建设反而变得空前关键。只有经济和文化同时振兴、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时并重,才能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创造有价值的新思想、新体系,其大国形象才能春风化雨般地和谐服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