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史(下)

中国古代史(下)

  • 字数: 44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宁欣
  • 出版日期: 2009-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3041879
  • 版次: 2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07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史(下)》吸取近年研究成果,除以王朝演变和时代变迁为主脉讲述中国历史外,还兼及政治经济制度、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力图全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中国古代历史的面貌。全书共分四章,叙述自隋唐五代到清的中国历史。《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史(下)》经专家审定,适合师范院校本、专科教学使用。 
目录
第一章 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隋唐五代时期
第一节 叙说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世界与中国
二、隋唐五代时期历史发展大势
三、隋唐五代时期基本史料
第二节 隋朝的政治与经济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隋朝的政治革新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隋炀帝的统治与农民大起义
第三节 从太原起兵到开元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全国
二、唐初的政治制度
三、贞观之治
四、武周政治
五、开元之治
第四节 安史之乱及唐后期政局
一、安史之乱
二、藩镇割据
三、南衙北司之争
四、朋党之争
五、农民大起义与唐的灭亡
第五节 五代十国
一、五代更替
二、十国兴亡
三、五代十国的特点
四、后周世宗的改革
第六节 唐五代的封建经济
一、经济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
三、五代十国的社会经济
四、封建生产关系的深化与扩大
五、社会阶级、阶层
第七节 隋唐五代的民族关系
一、突厥的兴亡
二、薛延陀与回纥
三、吐谷浑与吐蕃
四、南诏
五、鞑靼族与渤海国
六、契丹
第八节 隋唐五代的中外交往
一、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二、与朝鲜、日本的文化交往
三、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与中亚、西亚、北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九节 隋唐五代的科学文化
一、宗教和哲学
二、经学和史学
三、文学艺术
四、科学技术
……
第二章 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宋、辽、夏、金、元时期
第三章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时期
第四章 成熟与繁荣的清时期
大事记
后记 
摘要
    高宗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把贞观之治时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势头推向前进,从而为连接两个盛世架起了坚实的桥梁,这一时代也是唐代社会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唐初各项制度如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等在武则天时代开始破坏,其背景是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在发生重大的变动。武则天坚决打击士族地主,竭力扶植普通地主阶层,通过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广开科举、大增进士人数等措施来提高普通地主阶层的社会地位。这使武则天的统治在地主阶级中具有更加广泛的代表性和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她的政治举措,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之后,首先把巩固皇位、稳定政局放在首位。其次,大力革除弊政,在贤相姚崇、宋璟的悉心辅佐下,励精图治,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时期,唐初建立的各项重要制度,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情况,唐玄宗在稳定局势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对各项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调整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如对户口、兵制、税制、宰相制度、使职差遣等的改革和调整,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军队素质、提高行政效率都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唐玄宗于兵制变革的同时,在沿边设置十节度使,但在不断加大节度使权力的同时,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制约和防止他们私人势力的增长。军事体制的变革和边防形势变化的需要是通过唐玄宗对安禄山等少数蕃族将领的信任和重用发生作用的。然而,正当人们陶醉于太平盛世时,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国家顷刻之间陷人了分裂与战火……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