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2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2版)

  • 字数: 29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3040919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2版)》主要内容简介:在婴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他们有准确的听力,还要掌握足够数量的词汇,学会用基本正确的语法,把词组成句子,用清楚的发音说出去,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这对婴幼儿来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因此,婴幼儿期的语言教育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应该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成果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婴幼儿的语言教育,未能尽如人意,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家长、教师只重视婴幼儿知识的积累,对如何不断提高婴幼儿的言语能力,如何科学地进行语言教育缺少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目录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论
第一节 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概述
第二节 全语言教育理论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第四节 学前儿童语言获得良好发展的条件

第二章 3岁前婴儿的语言教育
第一节 3岁前婴儿的语言教育概述
第二节 工岁前婴儿的语言教育
第三节 1-3岁婴儿的语言教育

第三章 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 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概述
第二节 倾听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第三节 培养幼儿正确说普通话的目标和内容
第四节 词汇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内容
第五节 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内容

第四章 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
第二节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与实施
第三节 幼儿的谈话活动
第四节 幼儿的讲述活动
第五节 幼儿语言游戏
第六节 通过各领域的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第五章 幼儿文学语言教育
第一节 幼儿文学特点
第二节 幼儿文学语言教育

第六章 幼儿早期阅读
第七章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矫治
第一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概述
第二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类型
第三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的产生原因与鉴别
第四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
第五节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的教育训练

第八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意义与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框架与实施要点

附录
关于幼儿的书面语言教育
关于幼儿的外语教育
3-6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怎样讲故事(节录)
适于幼儿复述、表演的幼儿文学作品选
推荐新中国60年60部儿童文学作品
主要参考书目 
摘要
    模仿说以行为主义的理论为依据,认为外部环境对儿童语言获得起决定性影响。语言是后天获得的能力,是经过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联结而成,是学习的结果。如斯金纳(Skinner)所述:人类语言的获得,是在听者与说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而产生的。通过环境中的互动,人类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发展,当外部环境提供幼儿语言学习足够的刺激之后,幼儿的语言自然会产生内化作用。
    儿童语言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通过环境与家庭中的成员互动,年长于婴幼儿的人提供语言学习的模仿对象。婴幼儿对周围语音的模仿,不断得到周围成人的微笑、爱抚、夸奖等正强化,就会更努力发出类似的语音。
    对上述理论还有不同的观点:
    传统的模仿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和简单的翻版。这种观点自G.奥尔波特抢先发售提出后,在20世纪20-50年代较流行。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用社会学习理论,即模型模仿论解释儿童语言学习,强调语言模型和模仿的作用。他认为,儿童获得语言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条件下进行的观察与模仿。他肯定社会语言模型对儿童言语发展的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语言模型,儿童就不可能获得词汇和语法。班杜拉认为,模仿和观察不仅可以产生模式行为的实际摹本,而且可以得出模式行为的基本原则,并利用这些原则创造出与模式同样全新的行为。他认为,儿童语言和心理发展一样,不是一个内部成长和自我发现的过程,而是通过社会模式的呈现和社会训练、实践而发展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