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让生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故事

让生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故事

  • 字数: 16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胡修金
  • 出版日期: 2010-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31118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7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让生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故事》内容简介:在当今的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生命教育”这个词已经广为人知,不少地方和学校都开展了生命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探索,云南、湖北、辽宁等省份更是开展了大范围的生命教育研究与实验。
但是,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许多人还停留在比较模糊的阶段,生命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具体实施,不少教育工作者还一头雾水,或人云亦云。我对生命教育有这样一些理解:
生命教育就是对应试教育、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等等仅仅服务于学生的生存竞争的教育的扬弃和超越,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如果一种教育,让学生学会了很多,却没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那这种教育至少是残缺的,甚至可能是反生命、反教育的。 
作者简介
胡修金,湖北潜江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任潜江市教研室主任。在中小学阅读与说话教学、中小学课堂教学民主化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等领域进行过一些有价值的探索。先后在《中国教育学刊》《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文论四十余篇。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中小学活动课教程》《创新教学与活动》等十余种。
曾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牛命教育的理沦与实践研究”,参与中小学《生命教育》教材的主编。先后在《中国教育报》《课程·教材·教法》等报刊发表《生命教育悄然进入课程》《学校生命教育的背景、内涵及实施》等义论十余篇,并主笔完成了《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为生命教育进中小学校、进课堂、进课程做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目录
一、读书引导\1
1.亲子共读,伴生命成长\3
2.母女共读《三字经》\7
3.动物学校\11
4.痛苦的历练\14
5.关爱盲孩子\17
6.从讲故事开始\21
7.“青春期性教育协议”\23
8.两地书\25

二、亲身体验\29
1.生命从小练\31
2.有趣的幸福课\35
3.体验生活\37
4.星星河快乐家园\41
5.借个旅伴去旅行\44
6.火葬场里的死亡教育\48
7.让孩子早早打工\54
8.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57

三、模拟感受\61
1.安全自救\63
2.在娱乐中认识地震\65
3.电脑模拟:毒海无边\69
4.特别计谋\71
5.与孩子谈生死\74
6.走出网瘾的诱惑\79
7.保卫孩子\83
8.毕姆小姐的学校\87

四、欣赏讨论\93
1.有趣的性教育课\95
2.播分娩录像,教学生感恩\97
3.作文本上谈“生命”\100
4.一次神秘的旅行\104
5.生命的颜色\107
6.感受“婚恋全程”\111
7.张开音乐的翅膀\113
8.野外生存训I练\118

五、遇物则诲\121
1.妈妈,我想和你结婚\123
2.校园悄悄话\125
3.母爱的力量\130
4.捅破性爱“窗户纸”\134
5.感恩的心\137
6.一条美丽的蛇\140
7.从悼亡仪式开始\144
8.家长,请您听我说\148

六、学科渗透\153
1.我是谁?\155
2.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158
3.谁的数学成绩好\163
4.特殊的家庭作业\166
5.在祭文中感悟死亡\168
6.天地之间有杆秤\173
7.生命在西方古代雕塑中复活\178
8.美德培养计划\182

七、案例教学\187
1.孩子的权利\189
2.春去春又来\192
3.金色的柿子\196
4.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199
5.关爱留守儿童\202
6.女生晶晶\205
7.爱与宽容\208
8.美国式性教育\211
编后小记\217
摘要
    音乐欣赏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生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欣赏,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助于弘扬民族音乐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苗岭的早晨》音乐欣赏教学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教材分析
    《苗岭的早晨》是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曲改编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又以明快、热烈的劳动节奏,表现苗族人民的愉悦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乐曲分三段。
    曲首,以富有苗族音乐的“飞歌”旋律,一下子就把人们带进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接着,小提琴以二胡的滑音、颤音和笛子的花舌音等演奏手法,表现布谷鸟婉转清脆的歌唱和百鸟呼应的意境。
    第二段,以明快、活泼的节奏,热烈欢快的旋律,巧妙的调性转换,与**段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由小提琴和钢琴轮流演奏主旋律,不时地插人模拟鸟儿呜叫的简单音调,表现出一个欢乐热烈的场面。在伴奏一串刮奏之后,小提琴又在低音区奏出粗犷有力的音调,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宛如芒筒低吟,芦笙高歌,恰似青年男女旋舞于清水江畔,劳动号子回荡在山野田间。高涨而富于情趣的音乐,赞美了苗家的勤劳,表现了苗族人民愉快的幸福生活。
    第三段,是**段音乐的紧缩再现。小提琴再次奏出“飞歌”的**乐句,接着模拟鸟儿鸣叫的声响,乐句越来越短,与**段遥相呼应,再次重现苗寨的秀丽景色。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