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张政烺论易丛稿

张政烺论易丛稿

  • 字数: 3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张政烺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62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3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易学考古与中华文明:张政烺论易丛稿》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已刊稿,选收了张政烺先生六篇已发表过的文章,三篇和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有关,三篇与商周数字卦有关;下编是张先生未曾发表过的遗稿,即《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的排印本,由北京大学李零及他的弟子整理。其中包括经一篇,即《六十四卦》;传六篇,分别是《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繆和》与《昭力》。《易学考古与中华文明:张政烺论易丛稿》的前言《写在前面的话》和三篇附录兼有故事性和学术性,是对张先生生平学术的一个注脚,能为研读者提供一些不易获取的材料。 
作者简介
    (1912—2005),山東榮成人,有名歷史學家、文獻學家、古文字學家。193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史學系。先後就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在中國古代史、考古學、古文字學、古器物學、版本目錄學等領域有開拓性研究。主要學術成果收集在《張政烺文史論集》一書中,另有《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校讀》、《張政烺批注(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等。
目录
自述
寫在前面的話——讀《張政烺論易叢稿》
上編 已刊稿
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座談會上的發言
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
帛書《六十四卦》跋
易辨——近幾年根據考古材料探討《周易》問題的綜述
殷墟甲骨文中所見的一種筮卦
馬王堆帛書《周易·繫辭》校讀
下編 遗稿
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校讀
總說明
六十四卦
二三子問
繫鋅
易之義

繆和
昭力
附錄一 首届中國古文字研究會學術討論會(長春,1978年11月29日—12月8日)紀要(摘錄)
附錄二 外國友人的紀念文章
我和張政烺先生的五次會面
訃告:張政烺(1912—2005年)
附錄三 張政烺先生的讀書筆記、參考書和信件
整理後記
摘要
    1974年,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刚刚成立。《文物》1974年9期发表了署名“晓菡”的文章:《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期间,时髦用笔名。据考,这是商承祚先生给韩仲民先生起的笔名。这篇文章的后面是《文物》编辑部邀请部分整理者在京座谈的纪要:《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座谈时间是8月28日。纪要中有张先生的发言,可以反映张先生很初的考虑。当时,于豪亮先生还没来北京。
    这篇纪要,多数发言是谈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和其卷前卷后古佚书。当时,尊法批儒,黄老是宣传重点,这很自然。但张先生和周世荣先生的发言,重点是谈《周易》。张先生指出,帛书《周易》只有六十四卦,卦序排列与今本不同,不附《彖》、《象》、《文言》,不分上下经;《易传》的《系辞》不分上下篇,也没有《大衍之数》章。他怀疑,今本经的部分,卦序也好,分篇也好,都是汉代的改造,很晚才形成;传的部分,也与孔子无关,肯定在汉初以后,《系辞》和《说卦》都是后起。这裹,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张先生还是以《周易》指经的部分。本书所收《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座谈会上的发言》,就是摘自遣篇纪要。
    张先生第二次讨论帛书《周易》是在十年后。它是配合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的发表,刊于《文物》1984年3期,即本书所收《帛书(六十四卦)跋》。此时,于豪亮先生已去世两年。张先生的文章后是于先生的遗稿:《帛书(周易)》。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