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山西书院

山西书院

  • 字数: 2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三晋出版社
  • 作者: 王欣欣
  • 出版日期: 2009-09-01
  • 商品条码: 97875457012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山西书院在漫长而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屡建屡废,就有关地方志统计,山西历目前共有书院约286所,其中宋建4所,辽建1所,金建4所,元建18所,明建85所,清建174所。书院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宋、辽、金、元的滥觞时期;明代的成长时期;清代的繁荣时期;近代的衰败时期。而每一阶段又都经历了曲折的兴衰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山西书院的发展沿革与山西的地域文化及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目录
前言
山西书院历史概述
山西书院制度
山西省各市县书院
山西历代书院一览表
参考文献
摘要
神池县
觐华书院 院址在县城北隅,清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周文权主持兴建,计有碑厅院1所,山长正宅5间,东西配房各3间,讲堂3间,东西厢房各3间,大门1座,东西偏房各2间。乾隆五十二年(1787)重修,添建义路、仪门及房屋10间。光绪十五年(1889)改名觐华书院。时入学秀才仅一二十人,由山长负责讲经,每日一次,每月月课一次,主要学八股文。书院存书甚少,仅有《周易折中》等十二部。旧有地165亩半,岁收租粟以作经费,后又劝捐经费,以补不足,共存息本银3700两发商,年息一分。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有《劝捐书院经费启》。

五寨县
清涟书院 又称管涔书院。在五寨县城东门内大街文昌祠中,乾隆十三年(1748)知县秦雄褒在县城东隅文昌行宫建义学,乾隆十五年(1750)将旧屋重修,扩展改建为清涟书院。每月初三、十六日知县亲自讲学,生员先后肄业者50余人。后又改为义学。
芦秀书院乾隆五十七年(1792),将旧清涟书院扩建改办为芦秀书院。嘉庆十二年(1807)知县朱青选扩建。乾隆道光年间官绅捐购地亩共520垧,岁收租粟以作经费。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七年(1918)知事王堉昌又恢复芦秀书院名,购书数千本供人们阅读,抗战初期关闭。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