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过程控制工程

过程控制工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梁昭峰 李兵 裴旭东
  • 出版日期: 2010-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40328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过程控制工程》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过程控制工程》以工程应用为背景,详细介绍了过程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各类控制策略的原理、结构、特点与应用。全书共分20章,靠前章介绍过程控制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组成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第2章介绍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靠前、靠前石化行业部门、科学仪器厂商学会等图形符号、文字代号及工艺控制流程图的绘制;第3章~靠前1章介绍了常规控制系统,即简单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比值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均匀控制系统、选择性控制系统、分程控制系统、双重控制系统、系统的关联与解耦;靠前2章~靠前5章介绍了典型化工单元的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方案的应用,即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传热设备的控制、精馏过程的控制、化学反应设备的控制;靠前6章介绍了控制系统工程设计;靠前7章~第20章介绍了几类常用的优选控制系统,即模糊逻辑控制、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
《过程控制工程》可用做高等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专业课教材,也可用做从事过程控制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生产过程自动化概念
1.2 生产过程及其特点
1.3 工业生产过程对控制的要求
1.4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1.5 当前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2章 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
2.1 识图基础
2.2 识图练习

第3章 简单控制系统
3.1 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3.2 闭环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及其性能指标
3.3 过程动态特性与建模
3.4 过程特性参数的实验测定方法
3.5 测量变送环节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3.6 调节阀环节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3.7 常规控制器的选型、整定和系统投运
3.8 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的选择
3.9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举例

第4章 串级控制系统
4.1 串级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4.2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应用

第5章 比值控制系统
5.1 基本原理
5.2 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
5.3 比值系数∥的计算
5.4 比值控制系统的构成方案
5.5 比值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和投运
5.6 比值控制系统的几种变形
5.7 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应用

第6章 前馈控制系统
6.1 前馈控制和不变性原理
6.2 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应用

第7章 均匀控制系统
7.1 均匀控制概述
7.2 均匀控制系统的类型
7.3 均匀控制系统的特点
7.4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7.5 调节器控制规律选择和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第8章 选择性控制系统
8.1 选择性控制系统概述
8.2 选择性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8.3 选择性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性能分析
8.4 选择性控制系统与其他控制系统的结合
8.5 选择性控制系统设计

第9章 分程控制系统
9.1 分程控制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分析
9.2 分程控制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中的问题
9.3 分程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9.4 分程阀总流量特性的改善问题(补充知识)

第10章 双重控制系统
10.1 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分析
10.2 双重控制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

第11章 系统的关联与解耦
11.1 系统关联分析
11.2 相对增益法
11.3 解耦控制设计和工程应用

第12章 流体输送设备的控制
12.1 概述
12.2 泵和管路系统的静态特性与泵的控制方案
12.3 压缩机的控制

第13章 传热设备的控制
13.1 传热设备的特性
13.2 一般传热设备的控制
13.3 加热炉设备的控制
13.4 锅炉设备的控制

第14章 精馏过程的控制
14.1 精馏塔的控制
14.2 精馏塔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14.3 精馏塔质量指标的选取
14.4 精馏塔的基本控制方案
14.5 精馏塔的优选控制方案

第15章 化学反应器的控制
15.1 化学反应过程概述
15.2 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15.3 反应器的热稳定性分析
15.4 反应器的基本控制方案
15.5 反应器的复杂控制方案

第16章 过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简介
16.1 基本概念和任务
16.2 自控工程设计规定
16.3 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的组成
16.4 自控专业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
16.5 自控工程设计阶段和职责划分
16.6 自控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作关系

第17章 模糊逻辑控制
17.1 概述
17.2 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17.3 模糊关系
17.4 模糊逻辑推理
17.5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第18章 预测控制
18.1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18.2 预测控制中的预测模型
18.3 模型算法控制(MAC)
18.4 动态矩阵控制(DMC)

第19章 自适应控制
19.1 概述
19.2 建模与系统辨识
19.3 自校正控制

第20章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
20.1 概述
20.2 感知器
20.3 多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参考文献
摘要
    3)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包含设备的可互换性和可互操作性。可互换性是指不同厂商的设备在功能上可以用同一功能的其他厂商同类设备互换。可互操作性是指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互相通信,并能在各厂商的环境中完成其功能。(4)环境适应性现场总线是专门为连接各类智能化现场监控设备设计的,因此必须能支持不同现场环境提供的各类通信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电力线、无线介质、光缆等多种类型;对电磁干扰的抗扰性强;可实现本质安全防爆回路;可总线供电等。
    (5)系统认同IS0/0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标准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作为一种开放式系统,无论采用自定义总线还是当前流行的各类现场总线,其体系结构都应符合IS0/OSI模型。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现场总线仪表的发展。为满足现场总线通信的开放和互操作性的要求,现场总线仪表应是智能仪表。它具有互操作性、互换性、可靠性、混合性、采用数字通信、智能化、分散性等特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把控制功能有效分散到现场总线仪表,真正实现了分散控制的功能。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需要有类似Dcs中分散过程控制装置的控制软件,一些要进行人一机信息交换的现场总线仪表还需有类似操作管理装置的人机接口及管理软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软件包括现场总线组态软件、维护软件、仿真软件、现场设备管理软件和监控软件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是适应综合自动化发展需要而诞生的,它是仪表控制系统的革命。
    目前,现场总线技术已经从研发、试验、局部和小系统运用开始进入到复杂系统和大工程项目的大量应用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控一体化、综合自动化已经成为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这是以智能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主要手段,对企业的经营计划、调度、管理、控制全面综合,实现从原料进库到产品出厂的自动化与整个生产系统信息管理的很优化。此类系统由生产管理不错控制层、优化层、基础控制层三部分组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