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3)(插图本)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3)(插图本)

  • 字数: 3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 出版日期: 2010-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59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9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3)(插图本)》:中国文化的“十万个为什么”可以带在身边的“国学老师”
百姓视角
专家解答
精美插图
直观呈现
内容简介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3)(插图本)》内容包括:职官典制、法律文化、哲学宗教、语言文学、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等。
目录
节日民俗
教育科举
职官典制
法律文化
哲学宗教
语言文学
戏曲曲艺
音乐舞蹈
文化典籍
建筑园林
考古文物
中华医药
摘要
    其中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的刊刻图书业最为发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刊刻图书中心。天会初年,平阳府由次府升为上府,每年的科举,“秀造辈出,取录最多。有抄纸坊,出白麻纸”。于是,金太宗八年(1130),金朝就在这里设立了经籍所,刊行经籍,书籍也就成了平阳的特产之一。整个金朝,这里的刻书业十分兴旺,书坊林立,以至于当时的平阳、洪洞,家置书楼,人蓄文库。卷帙浩繁的《金藏》和《玄都宝藏》,就都是在这里雕印完成的。而女真人很早就信佛,占领中原地区后,统治阶级更加笃信佛教,士大夫如赵秉文、王寂、李之纯及一般的汉族普通百姓,大都信奉佛教。他们认为刻印施舍经卷,可以消灾获福,当时由某人出资雇佣工匠镌刻某种佛教或道教经典者很多,所以金朝的刻书中,刊刻的佛教和道教典籍占有很大的比例。可惜的是金刻本流传下来的不多,比较有名的有《刘知远诸宫调》和《赵城金藏》。20世纪初期,俄罗斯人科斯洛夫曾在黑水古城得到过金刻王昭君、赵飞燕画像,雅秀殊观,人物活跃,极为精美。此外,河北所刻之经书、音韵学书,也颇有名。金刻本书籍,由于受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所以在版式、装帧和字体等方面都与同时的宋朝刊刻的图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何谓蒙古刻本?
     蒙古刻本,是指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蒙古政权控制下的各地区官私机构刊刻的图书。蒙古,原系-民族名称,初居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流域,后逐渐向西扩展到鄂嫩、克鲁伦、土拉三河上游肯特山一带,并逐渐发展、壮大。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大漠南北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至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之前,历史上称之为蒙古时期。受宋、金、西夏等地刻书事业的影响,蒙古时期的刻书事业也逐渐兴起,尤其是灭金之后,在金朝原来刊刻图书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山西平阳原是金朝的刻书中心,蒙古占领后,一些书坊继续营业,其刻书风格与前朝无异,仍属金朝平水风韵。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