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王宏建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39433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8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艺术概论》是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之一。
内容简介
《艺术概论》是一本以专业艺术教育为主、兼顾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艺术理论教材。《艺术概论》一书抢先发售出版为1983年,那是拨乱反正后中国艺术教育大发展的年代;该书的出版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也在与时俱进。为了适应不断发展、飞速提高的艺术教育水平,1998年在文化部教科司的指导下,由文化部所属艺术院校的资深教授们组成编写组;新版《艺术概论》于2000年出版,当年获评“高等艺术教育‘九五’部级教材”,并列入文化部、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
2006年,根据五年的教学反馈,对新版《艺术概论》作了勘误修订,并申报成功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2010年,为保证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更好地为艺术专业的广大师生服务,由原编写组的教授们,根据靠前外很新的学术观点、艺术教育理论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艺术概论》做了较多内容的修订,是为此次修订版。
作者简介
王宏建,1944年7月出生于北京市,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常委,图书馆馆长。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美术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兼而涉及中国古代美术,外国美术,中国现当代美术与美术家的研究与评论。已发表和出版了论,译著300余万字,如:《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思潮》(新华出版社,1990年)《六朝绘画思想研究》《论宗炳的美学思想》《山水画与自然美》《毕加索传》(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等,主编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曾先后获国家教委“很好教材一等奖”和国务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从1989年开始担任硕古研究生导师,1996年开始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出1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艺术与社会生活
三、艺术与社会生产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艺术与美的关系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 艺术的分类
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二、艺术门类的划分
第二节 主要艺术门类
一、美术
二、音乐
三、舞蹈
四、戏剧
五、摄影
六、电影与电视
七、文学
八、建筑与园林
九、其他艺术门类
第三节 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各种艺术的相互联系
二、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一、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二、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三、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三、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第三节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一、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二、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与融合
三、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 创作主体――艺术家
一、艺术家与社会
二、艺术家的主体性
三、艺术家的修养和审美创造能力
第二节 艺术创作过程
一、艺术体验
二、艺术构思
三、艺术表现
第三节 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
一、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
二、意识与无意识
三、灵感
四、形象思维及其逻辑规律
五、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转化的特殊规律
第四节 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一、艺术的创作方法
二、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二、艺术作品的内容
三、艺术作品的形式
四、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与风格
二、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三、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一、艺术美的根源
二、艺术美的条件
三、艺术美的特征
第六章 艺术接受论
第一节 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一、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二、艺术接受的社会环境与环节
三、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
第二节 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
一、艺术欣赏的性质与特征
二、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的过程
三、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教育
一、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教育
三、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附录 学习《艺术概论》简要参考书目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论著
二、西方文艺理论重要论著
三、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重要论著
四、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重要论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