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聊斋故事(学生版)/蒲松龄李海涛改写

聊斋故事(学生版)/蒲松龄李海涛改写

  • 字数: 111.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蒲松龄 李海涛 改写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1356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成年人总是热心。他们得为孩子们想很多事情,而且还会努力地去落实。这成为他们很多人白天的项目,接着还在梦里探讨。他们知道,《聊斋故事(学生版)》是属于他们应当有的一个大良知,因为他们既然有了后代,如果不日以继夜负责任地安顿、引导,那么家园怎么荣茂,这个世代的地球又如何安稳? 
作者简介
作者:(清代)蒲松龄 合著者:李海涛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博人。我国清代有名短篇小说家。自幼才华出众。少年锐意科举,此后屡试不第,以贡生终老。《聊斋志异》是他很得意的作品集,也是我国文学目前的朵奇葩。 
目录
1 崂山道士
2 聂小倩
3 娇娜
4 阿宝
5 促织
6 胭脂
7 小谢
8 婴宁
9 罗刹海市
10 辛十四娘
11 陆判
12 画皮
13 八大王
14 青凤
15 司文郎
16 狼三则
17 向
18 蛇人
19 石清虚
20 白秋练
21 狐谐
22 口技
23 红玉
24 席方平
25 雷曹
26 续黄粱
27 连城
28 绿衣女
29 瑞云
30 小翠
31 黄英
32 齐天大圣 
摘要
    促织
    明朝宣德年间,宫廷里流行斗蟋蟀。每年向民间征收。陕西本来很少产蟋蟀,华阴县县令打算巴结上头官府,弄了一只进贡上去,试了一下,竟然凶猛善斗。于是便将蟋蟀列为华阴县每年常例供奉。县令便把这职责推给本县的里正。那时县里游手好闲的青年每得到一只好蟋蟀就拿笼子养起来,把价抬高,当做珍奇的货物。村里的差役又狡猾奸险,以此为名义扣百姓。每次进贡一只蟋蟀,便令几家百姓倾家荡产。
    那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读书的童生,却始终没有中得秀才,为人又是迂腐木讷。狡猾的差役们看他老实好欺负,就故意推他当本地的里正,让他承担蟋蟀的费用。成名怎么想办法也不能脱身,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耗尽了。又赶上县里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剥百姓,又买不起浪荡少年们囤积的高价货,眼看限期将至,心里忧愁郁闷,恨不得死。他老婆说:“你就算死了,又有什么用?莫不如咱们自己搜找搜找,万一找到一只蟋蟀能拿去进贡不就好了吗?”成名也觉得老婆说的是。从此提着装蟋蟀的铜丝笼和竹筒每天早出晚归,在断墙草丛之间搬石头摸洞穴,想尽了招数也没成功。虽然也抓到两三只蟋蟀,都又小又弱,决不足以上贡。那时期限已到,县令严厉追究下来。不过十天半月光景,成名就挨了一百来棍的刑罚,两条腿上打得脓血淋漓,连床都起不来,更不要说去捉蟋蟀。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心里凄苦,只盼一死了事。
    那时村里来了一个驼背的老巫婆,传说占卜算命之术灵验如神。成名的妻子拿了些钱登门拜问,只见那屋外老老少少,人满为患。进到屋中,却只见一问密室,挂着门帘,帘外摆着香案。有想方法算的人便在鼎中拈香向香案叩拜,那老巫婆站在一边望着天空,嘴里不知低声念诵什么。一旁众人都又敬又畏。不多一会,那密室里便扔出一张纸来,上面写着卜算者心里的事,丝毫不错。成名的妻子于是便照样参拜祷告,却得到一张图画。只见画里楼阁殿宇仿佛寺庙,庙后小山下满地奇怪石头,荆棘丛丛密布,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一只蛤蟆,似乎将要跳起。成名妻子也不解其中含意,但看见有蟋蟀,总是触动心事,连忙郑重藏好,回家给成名看。成名反复琢磨:“这莫非是指引我捉蟋蟀的所在?”仔细看图中景致,倒很像村东的大佛阁寺。他本来卧床待死,这时乍见希望,拄着拐杖勉强挣起身来,拿着图画去到大佛阁寺之后,只见景物与图中所画十分相似。正竭力寻找之时,一只蛤蟆突然跳过去。成名想起图上蛤蟆,更是惊讶,急忙追赶,那蛤蟆跳进草丛而去,成名紧跟而上,只见草根上伏着一只蟋蟀,再三设法,将它捉到。只见甚是强壮美丽,不由得心中大喜,捉回家去,全家都欢腾庆幸,将这蟋蟀视如珍宝一般,精心呵护,只待下次限期缴做上贡。
    成名有个九岁的儿子,正是顽皮年龄,趁成名不在,偷去看那蟋蟀,不小心让蟋蟀跳了出来,好不容易再捉到手时,用力过大,蟋蟀已经死了。孩子害怕了,哭着告诉他娘,他娘听了脸色顿时暗如死灰,大骂他:“你这祸根,该死的日子到了。等你爹回来,他再跟你算账!”孩子听了,哭着跑出去。不一会成名回来,听到他老婆说蟋蟀死了,顿时浑身冰冷,怒冲冲去找儿子,儿子却已不知哪里去了。过了不久,在井中找到儿子尸首,那满腔愤怒早已化为悲凉,抱着儿子尸首痛哭不止,心丧若死。夫妻二人面对着墙默然坐着,也没心思拾掇晚饭。这样直到黄昏,才勉强起身,打算把孩子葬了。伸手一摸,却还微微有些温热。不觉由悲转喜,赶紧把孩子放回床上,直到深夜孩子才醒。夫妻俩心里这才安慰一些。但那孩子虽然醒来,神情却是呆呆怔怔的,又总是昏沉沉的想睡。成名想起蟋蟀笼里空空如也,没法应付差役,又不禁伤心,一夜都没合眼,直到次日清早,才躺一会,心里仍然愁苦。忽听得门外蟋蟀叫声,出去时却又不见。好不容易将它捉住,却比之前的青麻头大蟋蟀小了很多,样子也不出奇。但总聊胜于无。成名便想把它进贡上去,又担心县官不满意,就想让它先跟其他蟋蟀斗一斗看。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