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修养
字数: 220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日)新渡户稻造
出版日期: 2010-12-01
商品条码: 9787546339535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
¥2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百余年来,再版148次,影响了无数人的经典大作!作者新渡户稻造和福泽谕吉、夏目漱石并称为日本近代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武士道》的作者,《武士道》与《菊与刀》被并列为研究日本的推荐阅读书。新渡户稻造的《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是一本关于人生、修养的励志书。但是和一般的励志书不同,它更注重人格上的修养和成功,有“日本的《曾国藩家书》”之美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面对金钱至上,道德混乱,尤其青年人失去精神寄托的现状,日本近代思想之父新渡户稻造倡导日本人进行精神修养,试图以此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成为了影响几代日本人精神的经典名作。一百多年后的中国,似乎也是如此——拜金主义盛行,功利性蔓延整个社会,我们的物质获得了极大的丰盈,可是,我们的精神呢?林少华教授感叹,“国人所缺少的未必是锦衣玉食、香车宝马,也未必是职称学位和天赋才华,而恐怕更是人格修养、心性修养。”进了书店,遍地都是成功励志书,或者说可以复制成功,或者告诉你怎么做总裁。《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从这个层面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反励志”——虽然它多半摆在励志类的书架上。它心心念念要传达的是——怎么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物质成功了,精神却陨落了。值不值得,只有自己能回答。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物质上的满足是无法填充精神上的虚空。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一书能成为百年经典,是自有其原由的,它有三大特点:
第一,这本书的两大支柱是中国的儒家学说和西方的基督文化,同时融入作者本人的阅历和对青年人心理的体察。林少华教授曾赞誉此书为“东西切换自如,古今一气贯通”,是中西今“三位一体”的修养读本。新渡户在经典与民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得经典走向大众、亲近大众、服务大众,以此改造国民的思想、熔铸国民的气质、提升国民的人格。
新渡户稻造学贯东西,通晓古今,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格言典故。东方的《论语》、《菜根谭》,西方的《圣经》、《英雄论》,东方的和歌、汉诗,西方的诗歌、诗剧,古代英雄豪杰、圣贤名士的故事,现代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的逸事……随时出现在他的文章里,读来生动活泼,不会觉得作者有意卖弄,而是感到文章深入浅出,事例丰富。在这种平凡朴实的叙述中,读者会得到精神的慰藉,知识的涵养。
第二,《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一书是为普通人所写。说起来,我国近年来出了许多励志方面的书,皆与修养有关。但大多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再三告诉青年人如何成为精英或成功人士。成为精英或成功人士诚然可喜可贺,亦为社会所需。问题是那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大多数人则是平凡的,是在平凡岗位履行平凡职责的普通人。
第三,不同于《武士道》的言辞华丽,新渡户特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风格,“即使引车卖浆者、砍柴的樵夫也能读得懂。其叙述的方式就是用与青年人谈心或者心理咨询的口吻,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令读者倍感亲切。其论述特点也是形象生动,朴实无华。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写作风格看似随意亲切,但这样的叙述风格并非作者信手拈来的文字,而是经过一番斟酌推敲的结果。据新渡户的后人新渡户琴子回忆,他写作后都把写好的文章读给家里的保姆和仆人听,然后进行修改,直到他们能够读懂后才会认可。
因为新渡户这种做法,当时很多精英学者都对他很不满,认为是丢了学者的脸面,甚至有人写文章施行人身攻击,连续数年不懈。但新渡户稻造都始终“不置一词”,一直埋头于《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的写作。《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的写作过程,也是新渡户稻造坚忍地克己修身的过程。
内容简介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简介:新渡户稻造是日本近代思想文化先驱。他的《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是一本关于人生、修养的励志书。但是和一般的励志书不同,它主张“平凡即非凡”,认为人生的自我修养比功名富贵更为重要。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是为每一个普通人而写的书。事业上的成功固然可喜,但是人格上的成功更令人钦佩。《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正是立足于这一点,提出独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不仅在一百年前,即使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蕴藏着如清泉一般洗涤人心的伟大力量。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倡导通过修养提升道德水准和人格魅力,涉及了青年如何立志、如何选择职业,怎样坚持信念、训练勇气,克己之心如何修养,如何对待名誉,身处逆境时的修养、身处顺境时的心得,处世的标准等修养的诸多方面。
新渡户明确指出倡导修养的“目的在于阐述我们平时尽自己的职责时所需要的精神准备,目的不是一跃成为英雄豪杰,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受到世人的喝彩。功名富贵不应该成为修养的目的。自省而果断,即使贫穷内心也会满足,即使受到诽谤也能自得其乐,即使身陷逆境,也会感到幸福,怀着感激之情度过每一天。这就是我所讲解修养的目的”(总论)。
《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在明治末期出版,当即便在日本全国形成一股时代的风潮,此后百余年,反复再版,经久不衰。《修养:学会做一个人格上的成功者》的独特魅力,使得它不仅在一百年前,即使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蕴藏着如清泉一般洗涤人心的伟大力量。
作者简介
新渡户稻造(1862年9月1日-1933年10月15日),出生于日本岩手县盛冈市。近代日本有名政治家,农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札幌农学校(今北海道大学)毕业。曾担任国际联盟副事务长,也是东京女子大学的创立者。他是从1984年到2004年间流通使用的日本银行券5000日元的币面人物。
新渡户早年负笈欧美,博学多识,谙熟西方经典,通晓多国语言,对于英德等语言甚至能达到运用母语的程度,他曾以华丽而高雅的英语文体撰了《武士道》一书,该书和《菊与刀》都是研究日本国民性的推荐阅读书。
新渡户稻造是日本近代思想文化先驱,在当时金钱至上,道德混乱的社会状况下,他渴望通过“修养”,来改造国民的思想,熔铸国民的气质。他写就的《修养》一书问世,当即便在日本全国形成一股时代的风潮,此后百余年,反复再版,经久不衰,成为了影响几代日本人精神的经典名作。
新渡户绝对不是那类在象牙塔里死读书的学者,也非抱着精英身份高高在上的、不问民间疾苦的“名流”,他对人世沧桑和人心机微有深刻体认,其观察世道人心和人性的阴暗面同样洞察入微。这一点在《修养》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目录
总论
一、何谓修养?
二、修养不是随心所欲
三、平凡的坚持,成就伟大的道德
四、有修养之人与无修养之人的区别
五、非凡之事成就平凡修养
六、修养学说的未来
第一章 凡是希望者皆是青年
一、青年是富于希望与抱负的人
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三、青年应该朴实恬淡
四、青年应富有元气
第二章 人人都需立志
一、志向无高低之分
二、以什么标准去立志
第三章 职业的选择
一、根据爱好和性格选择职业
二、没有特别爱好者如何选择职业
三、当客观条件职业选择时
四、职业选择不要为虚名所累
五、不要让经费影响立志
第四章 人的一生犹如负重远行
一、决心的坚持是成大事的基础
二、要如何炼就恒心
三、阻碍恒心修炼的外因
第五章 做一名真正的勇士
一、恪守道义是勇气修养的第一步
二、怎样修养勇气
第六章 战胜自己,赢得世界
一、克己的意义
二、去战胜真正的敌人
三、克己精神的修养
四、克己的程度
第七章 名誉不是负累
一、作为行为动机的名誉心
二、被名誉心驱使着的危险
三、名誉是手段还是目的?
四、针对毁誉褒贬的修养
第八章 不只金钱需要储蓄
一、文明是精力的储蓄
二、金钱的储蓄
三、储备体力
四、知识的储备
五、道德的储备
第九章 苦难是一种磨练
一、何为逆境
二、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一些人
三、对待逆境的态度
四、逆境的善用
第十章 处于顺境时的心境
一、凡人皆有得意时
二、顺境中的人应该警戒的危险
三、境遇的好坏只在一念之间
第十一章 处世的标准
一、人在社会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善用自己的境遇
第十二章 人应该走的道路
一、人生之路
二、高路和低路
摘要
总论
就像对待羔羊那样,你要给心灵食物,寒冷的时候给它温暖,酷热的时候替它降温,快要走上迷路时,把它叫停,带它回到正道,采取一切办法,培养它走正道。
一、何谓修养?
正如字面上所写的一样,也许就已有人说明白修养的意思了,但是,若被问到到底是修什么,养什么,修养的目的是什么时,自以为明白的你会很意外地感到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据我的观点,“修”乃修身的意思。我不清楚日本古代是否有这样的字词,一般所言传的说法大概是来自于《大学》。那么到底修身意味着什么呢?《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治国、齐家、修身的排列顺序来看,我们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力来支配自己的整个身心。即修身是以克己为本,不因肉体情欲而心烦意乱,以心为主,然后确定身体的动作和志向,才能不误方向,不乱方寸,井然有序地前进。
“养”是养心之意。“养”这个字正像字形所示,意思是羊的食物日语中使用的汉字是繁体字“養”。以下皆同。——译者注。。羔羊是非常温顺的动物,没有什么智慧,如果没有引导者,非常容易迷失方向,就像人的心灵那样很容易被善恶所影响。古时候,流传着墨子见白丝而哭泣的故事。这是因为墨子感叹,人的心灵就像未着任何颜色的丝线,只因被染色这一个动作,既有可能变成黑的也有可能变成蓝的。所以说,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最终是不可能向善的。因此,不仅老羊抚养它的羔羊,而且,如果人类不帮助饲养的话,就不能期望它像其他家畜一样顺利成长。相反,如果细致地喂养,温和地对待它,羊羔会比其他动物更加顺从、粘人,也因此变得更加可爱。所以,当基督的高徒彼得问道:“师傅,我应该为您做什么呢?”基督重复两遍说道:“你要是爱我的话,就替我饲养羔羊吧!”修养的“养”字就像每个人管理的羔羊,非常温顺,稍不细心,就会死去。相反,如果耐心饲养的话,它就会最顺从你。就像对待羔羊那样,你要给心灵食物,寒冷的时候给它温暖,酷热的时候替它降温,快要走上迷路时,把它叫停,带它回到正道,采取一切办法,培养它走正道。
二、修养不是随心所欲
简明扼要地讲,修养就是修身、养心,其目的是谋求身心的健全发展。最近,修养二字被广泛使用,但是,有关修养的目的及其内容,有的学说和我的观点接近不同。例如,这些人也同意修养就是养心,但是,至于对心灵的解释,就大不一样了。他们的观点是:“人的心灵本来就具有动物性。所以,要说养心,就要像自然主义者所提倡的那样,随心所欲,使心灵适应动物性,这难道不是修养的目的吗?而且,根据我们的实验,人类容易喜好恶,疏远善。从这一点来看,人心的自然倾向是随心所欲,享受乐趣,即顺应天性来养心。何苦要禁锢住自己的欲望呢?就像动物那样发挥本能,不就是养心本来的意义吗?”尼采主义、高尔基主义、自然主义或者本能主义甚嚣尘上就是这个原因吧。
另外,有关修身的观点,社会上也有人和我的想法接近不同。原本需要修的身究竟是什么?这一涉及到哲学或者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我们暂且不提,先简单地解释一下,所谓“自身”即个人。还有人提出非常特别的自恋说和自私自利论,主张:“修身之道唯求自己快乐即可,修身乃享受自我幸福之意,接近与他人无关。天上天下,唯我独存,所以,满足‘自我’就是修身之大纲。”以此来解释修身的含义。但是,观其行动,他们表现出的颓废倾向令人感到悲哀。批评他们也许有些不礼貌,但是让持不同标准的我来说的话,这接近不像样子,即这根本不是什么修身,只是给人感觉浑身散漫,身体颓废,零乱不整的印象,这令人深感遗憾。
三、平凡的坚持,成就伟大的道德
我没有能力涉猎这些理论上的根本思想,即使稍微能涉及一下,我也想有意避开。但我深信,即使避开理论性的思想也不会影响实践,我认为道德的、伦理的思想是无法用纯粹的理论来解释清楚的。德国的康德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哲学家,他对于宇宙万物都试图从理论上进行解释,但是,他却说用纯粹的理论最终是不能解释宗教和道德的。他设计了实践论来解释。实际上,我认为区分善恶曲直的能力和学术研究中所用的判断真伪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无论头脑多么清晰,知识多么渊博的人,也有缺乏几分道德观念的。我前些年去美国旅行的时候,参观了有名的智障福利院。在收容的近千个智障者当中,有十来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少年。和他们进行文学方面的谈话时,发现他们拥有一般人无法企及的学识和见解。谈论到学术性方面的话题时,少年们所展示出来的知识面连专家都会赞叹不已。其中最令人惊奇的是有一位数学奇才,不管多大的数字,只要让他做加减乘除,他既不用算盘,也不用笔,立马就能准确地报出答案。他们的数学天赋真的使我们非常惊叹。然而,他们根本没有道德观念,认为偷东西不是什么坏事,撒谎也是理所当然。二十多年来,福利院院长每天和他们接触并且对他们进行观察、研究,结论是道德观念和智力是不同的。如果以智力为标准来评论的话,被称为有才华的人,在道德上也有可能接近是个智障。这里只是举了一个道德和智能之间差距明显的特别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像这样特别,但是也有很多与此相似的例子。所以,如果我们每天都要从学理上研究该干什么的话,那么,既可以靠智力讲出有趣的道理,也可以同样用有趣的理论来反驳。不过,这仅限于理论和研究,实际生活中,需要绞尽脑汁来判断善恶曲直的大问题非常少,一生当中能否遇到一次都难说。我们所要履行的职责非常平凡,无须绞尽脑汁,靠常识就能做出判断。但是,这也是最困难的。不光是判断,判断后的执行才是最难的。只要每天不间断地履行平凡职责,即使遇到了一生中很少遇到的大难题,解决起来也很容易。相反,疏忽日常平凡的职责的人,一旦遇到大难题,就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所以说,难题的解决也要靠完成日常平凡的职责才能做到。
四、有修养之人与无修养之人的区别
也许有人看到我用平凡二字,会感到不快。但是我所说的平凡努力是指其性质上是平凡的,绝不是说执行任务的人是平凡,每天早晨固定的时间段,会有一个叫卖纳豆 用大豆发酵做成的一种类似湿豆豉的豆制品。——译者注。的小贩从我家门前经过,她每天如一日不改变时间,不乱开价钱,精选商品,热情待客,以此为宗旨,用获得的利益,照顾家里卧病在床的丈夫,抚养背上的孩子,既有这样的人品,她难道不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吗?
人们往往通过职业或者语言来区分非凡和平凡,但是,实际上,以平常的努力和品德来判断才是最恰当的吧。同样是平凡,也有低俗和高尚之分。例如,武藏野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但是向北延伸越过碓冰山岭,平坦广阔的轻井泽平原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尽管都是平原,但是高度却相差三千尺。我认为平凡也如此,同样也分为高水平的平凡和低水平的平凡。看那些修禅的人,那些看上去都是在吊儿郎当地坐禅,并且给人一种自己高高在上感觉的都是庸人。当他们进一步修行成为悟出佛教奥秘的高僧时,看他的行动,听他说话,总觉得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声调不同,眼神也不一样,行走时落脚的方式不同,倒茶时手的姿势不一样,看上去真的很平凡,但是平凡中存在着巨大的高低差异,这就是有修养者和无修养者的区别。有修养者的言行,看上去很平凡,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实际上,不论对待任何事,处于哪个位置,都有很大的不同。吃粗粮的羔羊,生长到一定程度,有时反而比那些享受美食、得到特殊营养的羊羔发育得好。到剪羊毛的时候,羊毛的品质明显不同。宰杀后吃肉的时候,肉感也不同。我经常从青年身上看到与此相同的状态。例如,甲乙两个青年,甲没有任何修养,做事接近靠本能,行为举止旁若无人,被世人称赞为“这家伙很有趣”,像个“英雄好汉”。乙平时小心谨慎,致力于自我修养,于是,人们说他是“不合格的小和尚”或者“注重小节,不会成大器”等等。但是,一旦遇事,两人的态度接近不同,有无修养也就鲜明地表现出来。
五、非凡之事成就平凡修养
一个人是否有修养一定会显示在他的言行上。平时不注意修养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即使是很大胆,也只是所谓的盲人不怕蛇一样的大胆。所以,没有经验的人看起来有豪杰气概,但是,这样的人外强中干,并不是一个踏实丰满的人,看上去就像一个肥胖的士兵,臃肿虚胖,敲一下会发声。有修养的人也许很朴实,不显山露水,省察其身,却具有无修养者难以企及的从容之处。
危难时刻,我们更需要日常平凡的修养。春风吹过,三日未见,樱花便已绽放。樱花不是遇到春风后慌忙绽放的,而是从去年的冬天开始,就忍耐严寒,孕育花蕾。古代的武士身临战场,豁出性命去取胜,这是他们平时手持木刀以木偶为对象拼杀训练的结果。正是平时注重修养,关键时刻才会有精神准备。
平日不悟舍身事,危急关头更惜命。 这是和歌译文——译者注
所谓“事先”即平常的意思。正因为平时有舍身的觉悟,在关键时刻才不会犹豫。世人都喜欢引人注目、鹤立鸡群,喜欢令人震惊、富有戏剧性,有轻视日常修养的风气。我倒认为这反而是一种不成熟的思想。就好像在对入门级的书还似懂非懂的少年时代,总想翻阅高深的哲学书籍一样,无论怎样听别人解释,总有一半听不懂,即使查字典也搞不清楚意思。只是觉得读了高雅的书后,自己也会看起来很高雅。同样,没有修养的人发表力所不及的言论,阐述认识不足的学说,也只是为了图一时之快。但是,真正有修养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就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要用乳汁抚养,随着日子的逝去,变得可以消化坚硬的食物。履行义务也是如此,在某个职位上,只有全心全意地尽到与其职位相符合的义务之后,才能得到尽更高义务的能力。
我在此讲解修养方法也是如此,目的在于阐述我们平时尽自己的职责时所需要的精神准备,不是希望你一跃成为英雄豪杰,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接受世人的喝彩。功名富贵不应该成为修养的目的。自省而清白,经济贫穷但内心满足,即使受到世人诽谤也会自得其乐,即使身陷逆境也会感到幸福,怀着感激之情度过每一天。这才是我在此讲解修养的目的。
佐藤一斋讲过这样的话:“凡活物不养即死。心乃存于我身一大活物,最须以养。如何养之,唯理义而无他法。”正如养身之食物,每日需要三餐一样,道理和正义的营养也不能间断,稍有经验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每时每刻的修养,在实施期间也许没有太明显的感觉,但是,日积月累,就会造就出伟大的人物。一开始,会感到辛苦,但是努力修养,习惯了以后,修养就会变成身体的骨肉,你就会变成与凡人不同的人。在你很不情愿地坐禅时,你是一个不合格的僧人;等度过这个阶段,完成坐禅要求时的僧侣又的确是令人景仰的人。
未坐禅时人若知,何必夺取成佛路。 这是和歌译文——译者注六、修养学说的未来
近来,呼吁修养之声传遍社会各个角落,几乎成为一个流行词语。对此,我担心的是其未来的走向。说起来,我国的思想界大致每隔十年就会发生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社会上流行的修养学说,十年以后,将会被怎样理解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对此我认为今后将会出现三个倾向。一是反作用,二是知行分离,三是宗教信仰得以发扬光大。
第一个倾向是反作用,不是指别的事,而是说那些具有豪杰气概的人不太容易忍受修养所要求的仔细谨慎,只要有机会就会起来反抗,这是理所当然。在修养学说盛行期间,细微的反对不起作用。但是,如果流行的趋势出现衰退迹象时,那些攻击修养的人就会跳出来,当他们看到曾经提倡修养的人偶然遇到挫折,就会正中下怀,作为谴责这些人的方法,就攻击他标榜的主张,甚至指责修养死板,“就像切、磋、琢、磨”,说什么这只是人为玩弄的小花招,并且非常做作。我相信,主张修养会使人的器量变小的言论必定占据相当优势。如此争论的结果,如果能迅速培养出大人物的话,也就算了。只是我担心的是:会不会导致产生自然主义的人物呢?
第二个倾向是知行分离。仅凭这句话表达不了我的意图,需要作进一步说明。所谓修养是以提升个人的人格为宗旨,即孟子所说的养心之大是重点。另一方面,需要修养的精神表现在行动上,也就是说重点放在修身上。所以,修养的做法是实际并且具体的。可是,实际而且具体的事物从学理和思想的观点来看的话,属于次要,所以总显得有点浅薄。因此,思想家将修身和养神进行分解,取养神法而舍弃修身法,令人反而信以为很高尚,另外,与此类似的说法也出现了。修身主要是针对他人即社会的行为,而养神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个人涵养,所以,既然努力养神,就没有必要努力修身。概括起来说,品行或者义理,这些表现在外表的相对的东西就变得不太重要。有时势必会产生一种倾向,认为没有什么比脱离尘世隐遁更好。
第三个倾向是比第二个倾向更积极更前进一步的。努力观察,用心修养,就会遇到宗教的问题。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旦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前生、后世、道德的根源等问题,就会遇到必须依靠宗教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即使在今天,已经离职休养之辈,有许多是宗教人士,甚至大多数宗教人士必定致力于修养。
修养学说未来的倾向(发展) 括号系是原文所加,用来补充说明“倾向”。——译者注将会波及所有方面,我相信其中主要的是上面三点。不管读者向那个方向发展,我希望都不要违背常识性的判断,不要偏重空的理论,应该注意随社会一起变化,随社会一起变革。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