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元曲一百首

元曲一百首

  • 字数: 18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作者: 赵山林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8076140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元代是我国历目前比较短促的一个朝代。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改国号为“大元”,到惠宗妥懽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亡,只有九十八年。如果上限追溯到蒙古王朝灭金(1234),实现对北方的统一,也不过一百三十五年。但就在这短短的百余年时间里,元曲的创作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至于人们常常将它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作为一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元曲一百首》(施议对主编)收录了一百首经典元曲以及相关注释。
目录
凡例
总序
导言
杨果
  [越调]小桃红
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二首)
杜仁杰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
王和卿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

摘要
    夏庭芝《青楼集志》说,元代"内而京师,外而郡邑,皆有所谓勾栏者,辟优萃而隶乐,观者挥金与之"。杜仁杰的散曲[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也生动地描绘了观众花钱进勾栏看戏的场景。与杂剧相比,散曲的演出场所可以自由得多。酒宴之上、妓院之中,随时可以演唱,有些文人即席创作,歌者即席演唱,加速了创作与传播的过程。
    第三,众多中下层文人投人创作,有利于元曲形成并保持自己的特色。元曲从主体上来说是一种俗文学,杂剧尤其是如此。这种特色的形成与保持,与它的作家构成很有关系。元曲作家,除散曲作家中有一部分名公士卿以外,大部分是《录鬼簿》所说的"门第卑微,职位不振",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如关汉卿为太医院尹,高文秀为府学生,姚守中、张寿卿、郑光祖、周文质、张可久为小吏,范居中为卜者,施惠为坐贾,乔吉则浪迹江湖四十年。他们的遭遇,与元代统治者歧视知识分子,又长期废止科举,断了知识分子的仕进之路有关。但这正好促使这批知识分子去接近市井细民,投身元曲创作。一些作家成为专门为戏班写作的"书会才人"。还有一些作家,本身就是专业的戏曲艺人。他们熟悉舞台演出的规律,创作出来的剧本常常是"本色当行",演出效果不错。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