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追忆?汉字:典藏文明之光

追忆?汉字:典藏文明之光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
  • 出版日期: 2010-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39470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2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追忆·汉字:典藏文明之光》:传承汉字文化,发扬汉字精神,推广汉字艺术。
内容简介
《追忆·汉字:典藏文明之光》内容简介:中国汉字更是一种奇妙的发明,这样特别的“文字”可能同时具有三种属性:描述,唤起,表现。首先,对于日常使用而言它是一种描述性的符号,就好象任何语言中的“水”都会引起读者特定的联想,给予一定的上下文,这样的符号将会担当起社会沟通的使命;回到语言的源头去,相当一部分的汉字又是通情达意的“图解”,比如,作为象形文字的“水”便有着“栩栩如生”的特性;最终,书写汉字的技艺相当复杂微妙——“水流云在”——书法的门径既在于熟能生巧中,书法的魅力又不妨得心应手,于是,汉字成了一种超越简单表达而直抒胸臆的媒材——文字书写成为一个文明的优选艺术门类,这在世界历史上如不是少见,大概也是难能可贵了吧。
摘要
    这样的书体具有怎样一种新的表现可能?“书体”和“身体”其实大有关联。无论是“永字八法”,还是后世的所谓“欧阳询八诀”,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的“结构九十二法”,都是把书写中蕴集的抽象运动转化为身心可以领会的现象。例如,“八诀”指出“点”如高峰坠石;“横戈”如长空之新月;“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竖戈”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过笔。从一开始,研习书法者就要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领悟这种解说:首先是“临摹”,通过严格参照规范来熟悉前辈书家的技法,把不可见的古人书写过程内化在臂、腕乃至全身的感知中;另一方面,书写是广泛外求于法诀所参照的自然现象,一个人只要对于这些现象有所感悟,他就可以在规律的桎梏里找到自己所理解的自由境地。在这个学习长进的过程中,结果的“创造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身心的参与,书法有如舞蹈、体操。而不是记录、仿真,在参与的过程中,每个人以自己的体力和肢体表达“意义”之外的个性与性情,这正具有表现主义艺术的一般特征。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