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碳税的国际协调

碳税的国际协调

  • 字数: 2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作者: 邢丽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095235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5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正如《碳税的国际协调》所论证的那样,如果仅是少数国家单方面开征碳税,就会对开征碳税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会产生污染的跨境转移或未采取减排措施国家的排放量增加,造成“碳泄漏”现象。因此,有研究报告指出,碳税除非是国际层面的统一碳税,否则是无效的。这对中国是否应当单独开征碳税,是否至少应当与周边国家联合行动,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邢丽博士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项值得参考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邢丽,经济学博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税务网特聘专家。曾参与编著《公共收入》、《台湾税制》、《中国税收政策报告2010:税收与民生》、《开发性金融与健康财政的和谐发展》等著作,在重量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余篇。曾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等组织的多项重要课题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概述
1.2.1 碳税国际协调的国际研究概述
1.2.2 碳税国际协调的国內研究概述
1.2.3 碳税国际协调研究现状的评析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碳税的一般分析
2.1 碳税的起源与发展
2.2 碳税的概念与分类,
2.2.1 碳税概念的界定,
2.2.2 碳税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2.3 碳税的分类
2.3 碳税的理论依据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公共产品理论
2.3.3 双重红利理论
2.3.4 污染者付费原则
2.4 碳税的分配效应和补偿机制
2.4.1 碳税分配效应的理论分析
2.4.2 碳税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
2.4.3 碳税分配效应的补偿机制
2.5 碳税收人的使用
2.6 与其他环境保护手段的比较
2.6.1 环境手段的概念及现状
2.6.2 碳税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比较
2.6.3 碳税同环境管制手段的比较

第3章 从全球公共风险理论视角分析碳税国际协调
3.1 全球公共风险理论
3.1.1 西方理论界对风险的界定
3.1.2 公共风险的基本理论
3.1.3 全球公共风险理论的提出
3.2 全球公共风险理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运用
3.2.1 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
3.2.2 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公共风险特征
3.2.3 气候变化风险的责任确认
3.2.4 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公共风险的路径选择
3.3 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公共风险的国际制度创新:碳税的国际协调
3.3.1 国家层面碳税的局限性
3.3.2 碳税国际协调的內涵

第4章 碳税的国际实践与国际影响
4.1 碳税的国际实践及制度差异分析
4.1.1 各国的碳税实践
4.1.2 碳税税收制度差异分析
4.2 碳税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4.2.1 碳税对贸易的影响
4.2.2 碳税对投资的影响
4.3 碳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4.3.1 气候问题政治化及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4.3.2 碳税在气候政治中的作用
4.4 跨国外部性与碳税国际协调

第5章 碳税国际协调的现状分析
5.1 欧盟碳税国际协调的进程
5.1.1 欧盟的税收一体化历程
5.1.2 欧盟统一碳税的分析
5.1.3 欧盟统一碳税新动态
5.2 碳税的边境税收调整措施分析
5.2.1 边境税收调整措施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5.2.2 边境税收调整措施在应对气候变化申运用的合法、合理性分析
5.2.3 边境税收调整措施的效果分析
5.3 碳税国际协调现状的评价

第6章 碳税国际协调的总体思路及难点分析
6.1 碳税国际协调的目标
6.1.1 促进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
6.1.2 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全球范围內能源的有效配置
6.1.3 协调碳税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
6.1.4 确保碳税在全球范围內的有效性
6.2 碳税国际协调的基本原则
6.2.1 集体行动原則
6.2.2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6.2.3 部分主权让渡原则
6.2.4 国际税收中性原则
6.3 碳税国际协调的思路
6.3.1 在引入碳税的基础上进行双边或多边协调
6.3.2 区域性碳税国际协调
6.3.3 全球性碳税国际协调
6.4 碳税国际协调的难点分析
6.4.1 基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视角
6.4.2 基于国际税收学视角
6.4.3 基于国际协调机制视角

第7章 碳税国际协调的实施
7.1 碳税国际协调实施战略
7.1.1 碳税国际协调进程
7.1.2 碳税国际协调的路径
7.2 碳税国际协调的保障
7.2.1 国家税收制度和国际税收组织的构建与完善
7.2.2 强调国际履约机制
7.2.3 强调多种手段配合促进碳减排
7.2.4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第8章 碳税国际协调框架下的中国碳税制度构建
8.1 碳税国际协调框架下中国碳税制度的把握
8.1.1 应对国际社会的压力
8.1.2 国內的生态和经济发展压力
8.1.3 主动引入碳税,完善“绿色”税制,实现同国际接轨
8.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税收政策现状
8.2.1 应对气候变化主要相关税种
8.2.2 促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
8.3 中国碳税制度设计
8.3.1 征税对象
8.3.2 计税依据
8.3.3 征收环节与纳税人
8.3.4 税率
8.3.5 税收优惠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公共风险是相对于私人风险而言的。私人风险是指产生“私人”影响,可以由个人和企业承担的风险。私人风险的承担具有可选择性。人们愿意承担风险是因为可以获得风险收益,所以人们可以在权衡风险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由此造成的损失成本基础上决定承不承担风险以及承担风险的大小。私人风险成本具有可分割性。私人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对风险加以化解,如保险公司提供的各种商业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个人的风险投资组合等。
     公共风险是指产生“群体(或社会)”影响,是指个人和企业无法承担的风险,只能由政府来承担的风险。公共风险的承担则不具有可逃避性,即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能承担这种风险,没有办法置身于风险范围之外。公共风险不具有可分割性,即人们不可能根据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大小来分担风险成本,或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风险成本加以分割。例如,银行不良资产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影响到社会中的每个人,但人们无法对自己是否承担这一风险作出选择。要化解风险,就得付出成本,但是要想通过市场机制来对每个私人分摊其所承担的风险成本却是不可能的。
     可见,私人风险的分散、转移及化解和防范是通过分散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当风险单靠个人和企业已经无能为力、市场调节不能发挥作用时,只能由政府出面来集中解决,这时的私人风险转化为公共风险,也可以说,公共风险是私人风险异化的结果。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