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

  • 字数: 64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50006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09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操作性强,实用性强
全套内控制度设计思路
分模块内控流程剖析
主要内控风险点提示
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典型内控案例精析
内容简介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是一本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全书所有章节都侧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操作。第一章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整体思路;第二章至第十五章将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划分为若干个模块(主要包括内部环境、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针对每个模块详细讲解该模块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第十六章专门讲解了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设计。
目录
第一章 内部控制概述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概念
第二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形成
第四节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体系
第五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第二章 内部环境制度设计
第一节 组织架构设计
第二节 发展战略制度设计
第三节 人力资源制度设计
第四节 社会责任制度设计
第五节 企业文化设计

第三章 资金活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资金活动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资金活动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资金活动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四章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采购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采购业务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采购业务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五章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二节 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三节 无形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六章 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销售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销售业务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销售业务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七章 研究与开发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研究与开发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研究与开发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研究与开发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八章 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工程项目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工程项目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工程项目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九章 担保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担保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担保业务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担保业务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十章 业务外包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业务外包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业务外包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业务外包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财务报告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财务报告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财务报告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十二章 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全面预算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全面预算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全面预算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十三章 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合同管理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合同管理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合同管理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十四章 内部信息传递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内部信息传递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内部信息传递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内部信息传递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十五章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第一节 信息系统业务流程描述
第二节 信息系统主要风险点分析
第三节 信息系统关键控制措施设计

第十六章 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第二节 内部控制评价流程与方法
第三节 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
第四节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
    内部控制的第二阶段为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主要是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为适应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的特点,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推动下,内部控制由早期的比较单一的内部牵制逐渐演变为涉及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素质、业务处理程序和内部审计等的比较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这一阶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上升为法律要求。同时,为适应注册会计师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状况的需要,一些国家开始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其中,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记录系统和相关的资产保护实施的控制,内部管理控制主要是针对经济决策、交易授权和组织规划等实施的控制。
     以美国为例,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首次正式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即“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资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管理政策的贯彻执行”。这就形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这一定义强调内部控制制度不局限于与会计和财务部门相关的控制方面,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统计分析和内部审计等。但是由于审计人员认为该定义过于宽泛,因此AICPA于1953年在其颁布的审计程序说明第19号中,对内部控制定义作了正式修正,并将内部控制按其特点分为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部分,前者的目的在于保护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的目的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这种划分是为了规范内部控制检查和评价的范围,以缩小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总之,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正式被纳入制度体系之中,同时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