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水泵的节能技术

水泵的节能技术

  • 字数: 32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文钢 黄刘琦
  • 出版日期: 2010-07-01
  • 商品条码: 97873130645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1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水泵的节能技术》的中心内容是水泵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水泵的分类、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及基本方程、相似定律、基本性能曲线、通用性能曲线、综合性能图、水泵的调速节能原理、调速泵的很好调节范围、水泵的联合运行、水泵并联工作的图解法和数值解法、调速泵与定速泵的并联运行、调速泵与定速泵优化配置、泵站的设计概论、水泵的选型、调速装置的选型、液力偶合器、液粘调速离合器、变频调速及其控制等。
《水泵的节能技术》可作为从事水泵及泵站设计和运行管理相关人员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籍。
目录
1 绪论
1.1 水泵及水泵站在给水排水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1.2 调速节能的意义

2 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
2.1 流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2.1.1 流体的密度和重度
2.1.2 流体的黏性
2.2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2.2.1 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两种形式
2.2.2 粘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
2.2.3 紊流运动
2.2.4 流动的局部损失
2.3 不可压缩流体的管道流动
2.3.1 简单管道
2.3.2 管网计算基础

3 泵的分类
3.1 泵的分类
3.2 叶片式泵
3.2.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构造
3.2.2 离心泵的主要零件
3.2.3 轴流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3.2.4 混流泵

4 叶片式泵的基本性能及基础理论
4.1 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4.2 叶片式泵的基本方程
4.2.1 流体在叶轮中的运动
4.2.2 基本方程式的推导
4.2.3 基本方程式的讨论
4.3 叶片泵的吸水性能
4.3.1 吸水管中压力的变化及计算
4.3.2 泵内气穴和气蚀
4.3.3 水泵优选安装高度一
4.3.4 气蚀余量
4.4 叶片泵的相似律和比转速
4.4.1 相似条件
4.4.2 相似律公式
4.4.3 比例律
4.4.4 比转数

5 叶片泵的性能
5.1 叶片泵的基本性能曲线
5.1.1 流量——扬程曲线
5.1.2 流量——轴功率曲线
5.1.3 流量——效率曲线
5.1.4 流量——允许吸上真空度(气蚀余量)曲线
5.1.5 理论特性曲线的定性分析
5.2 叶片泵的试验性能曲线
5.2.1 叶片泵的试验性能曲线
5.2.2 实测特性曲线的讨论
5.3 叶片泵的通用性能曲线
5.4 叶片泵的综合性能图

6 水泵的调速节能原理
6.1 泵定速运行工况点的确定
6.1.1 管路系统特性曲线
6.1.2 水泵工况点的求解
6.1.3 水泵的调节
6.2 水泵调速运行工况点的确定
6.2.1 水泵的变速调节原理
6.2.2 调速泵很好调流范围的确定
6.2.3 水泵调速节能原理
6.3 水泵调速节能效果举例
6.3.1 电力行业
6.3.2 钢铁行业
6.3.3 石油化工行业

7 水泵的联合运行
7.1 水泵并联运行工况
7.1.1 并联工作的图解法
7.1.2 并联工作的数值解法
7.2 串联运行工况
7.3 运行的优化调度
7.3.1 基本概念
7.3.2 调速泵很好台数的确定
7.3.3 调定混合泵站优化调度

8 泵站的设计概论和运行管理
8.1 泵站的分类与特点
8.1.1 取水泵站(也称一级泵站)
8.1.2 送水泵站
8.1.3 加压泵站
8.1.4 循环水泵站
8.2 水泵的选型
8.2.1 选泵的主要依据
8.2.2 选泵的方法与要点
8.2.3 选泵时尚需考虑的其他因素
8.2.4 选泵后的校核
8.3 电动机与水泵的配套
8.3.1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8.3.2 电动机的配套功率
8.3.3 电动机转速
8.4 水泵调速装置的选配
8.4.1 调速装置的概述
8.4.2 液力偶合器调速
8.4.3 液粘调速离合器调速
8.4.4 变频调速
8.4.5 无换向器电机调速
8.4.6 调速装置的选配要点
8.5 管路及其附件的配套
8.5.1 管路配套
8.5.2 管路附件配套

9 液力偶合器
9.1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9.2 液力偶合器的力矩方程
9.3 液力偶合器的特性
9.3.1 液力偶合器的外特性曲线
9.3.2 液力偶合器的原始特性曲线
9.4 液力偶合器的调速原理
9.4.1 液力偶合器基本调速原理
9.4.2 液力偶合器调速方式
9.4.3 进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9.4.4 出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9.4.5 液力偶合器的调节特性
9.5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近期新发展
9.6 液力偶合器的控制
9.6.1 偶合器的控制框图
9.6.2 偶合器的控制系统

10 液粘调速离合器
10.1 液粘传动的工作原理
10.2 液粘传动的摩擦状态
10.3 摩擦片和对偶片间的传动力矩
10.4 油膜压力和流量分析
10.5 带油槽的摩擦片
10.6 液粘调速离合器
10.6.1 液粘调速离合器的概况
10.6.2 液粘调速离合器的结构

11 电气调速装置
11.1 交流电机调速基本原理及主要类型
11.2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变极调速
11.2.1 变极调速的原理
11.2.2 变极调速的优缺点及其在水泵调速节能中的应用
11.3 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
11.3.1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11.3.2 变频器的分类及各种形式变频器的特点
11.3.3 变频器的基本构成
11.3.4 变频调速的优缺点及其在水泵调速节能中的应用
11.4 自控式同步电机变频调速
11.4.1 系统组成
11.4.2 自控式同步电机变频调速原理
11.4.3 自控式同步电机的工作特性
11.4.4 自控式同步电机在泵调速节能中的应用
11.5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
11.6 变频调速节能改造实例
11.6.1 华能某电厂引风机变频调速节能改造实例分析
11.6.2 华能某电厂锅炉给水泵变频调速节能改造实例分析
11.6.3 对电厂采用高压变频调速技术的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
    其次,节能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有效的途径。我们不仅要解决现实污染问题,还要解决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给环境带来的潜在的巨大压力。第三,节能降耗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节能对产品进出口乃至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增加,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通行证”,我国作为机电产品出口大国,对市场的这种变化必须高度重视,及早研究和采取措施。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节能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节能的方针,“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专享的两个量化指标:“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习惯在GDP翻番指标面前为之一振的人们,面对后一个指标,或多或少地会为之一惊。将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列摆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尚属首次。20%的节能目标是根据2004年制定的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说,“《规划》提出要争取2020年GDP翻两番,而能源消耗只能翻一番。如果能在‘十一五’和下两个五年计划都实现20%的降耗目标,每单位GDP就可以降耗509/6左右,实现用增一番的能源消耗支持翻两番的经济增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郁聪更详细地解析20%的来由:“‘十一五’期间,按降低20%的规划,平均下来,每年要降耗4.4%,比原来《节能规划》拟定的39/6略有提高。”她分析说,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里,我国GDP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之比,平均为1:0.5左右,也就是用一番的能源消费保证了两番的经济增长。事实上,中国在节能降耗上有着很大潜力。这从数字比较上可以看出,我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倍以上。周大地说:“20%是‘十一五’的死任务,绝不是没有根据,更不是玩数字游戏”。‘十一五’规划特别凸显了节能和环保目标,节能目标首次作为国家目标,这充分说明了节能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总量约4200万台,装机容量约1.1×10。kW。但系统实际运行效率仅为30%~40%,其电能损耗占总发电量的389/6以上。这是由于许多风机、水泵的拖动电机处于恒速运转状态,而生产中的风、水流量要求处于变工况运行;还有许多企业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容量选择得较大,系统匹配不合理,往往是“大马拉小车”,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