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1980-2010卷3论域·视角

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1980-2010卷3论域·视角

  • 字数: 6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作者: 洛秦 编
  • 出版日期: 2010-10-01
  • 商品条码: 9787806925591
  • 版次: 1
  • 开本: 18开
  • 页数: 54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系列《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中属于论文集之中的第三卷。展示了民族音乐学在中国1980-2010这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涉及的主要内容为论域和视角。
目录
序言: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1980-2010)”
再论匈奴西迁及其民歌在欧洲的影响
音乐文化本土观的突破
为建立民族音乐学马克思主义学派而奋斗
中国音乐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从“文化约定”比较中、西音乐的传播与传承
非洲木琴研究与民族音乐学
东方民族音乐学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口弦源流的历史语言学研究
民族音乐学地解读《圣经》
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特征及中国音乐地理学的建设
近十年EML在西方的新发展与女性主义研究
族性的认同与音乐的发生
现代性条件下的中国音乐学
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区划
云南民族音乐的地域特征
    ——兼述中国古代“乐”文化形态的当代显现
音乐流变:传统音乐繁衍与消亡的内在因素
街头音乐及其在文化商品市场中的意义
国家礼乐制度与民问仪式音乐
民间乐社与经济供养
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定位及方法
民族音乐学亚洲化的挑战
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论域的交叉
仪式环境中的道教音乐
仪式音乐的概念界定
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
社会性别与音乐
城市音乐文化与音乐产业化
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
    ——宗教学、仪式学与仪式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比较研究
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
质疑“本土化”
    ——民族音乐学研究之我见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
乐种学理论与方法的阐示
    ——对四篇重要文献的综述
民问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
    ——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
论仪式音乐的系统结构及在传统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田野中的音乐体验之研究
    ——试析有关中国民间综合演艺品种的音乐民族志理论与方法
传统音乐的个案调查与宏观把握
    ——关于“历史的民族音乐学”
江苏传统音乐文化地理分布研究
音乐人类学新研究:“离散”音乐文化
上海城市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实践及其思考
香港与大陆之道教音乐的比较研究
    ——有关发生环境的分析
通过罗杰的观点看:评《音乐与迷幻——论音乐与附体的关系》一书
民族音乐学与族性、政治和社会变迁
音乐、身体、空间文化与后现代性
人事·事情·情感·感孕
    ——对话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当事人的叙事与修辞
后现代差异观与音乐主体文化身份
摘要
    “宗教音乐”无疑是从“宗教”一词派生而出的系列词汇之一。对京畿音乐会的研究,使我们看到,这一组织参与民间礼俗活动频率优选的事项,就是丧葬仪式,也就是说,这一音乐品种在民间礼俗中发挥的优选功能,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孝道。它的祭祖功能,大于它的宗教意识。仅仅因为这些音乐从寺院道观流传出来,仅仅因为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弥漫于民间葬俗之中,就可以把其称为宗教音乐吗?须知,这些曲目更远的渊源,则是地地道道的宫廷礼乐。这些古典大曲与平民社会对这些音乐的实际利用和误用,已经赋予它在上层社会与民间社会之间不断互动、因使用场合的不同不断改变功能的特性。对民间乐社行为方式的理解,是一种既要溯流探源又不能顺流辨源的方式,他们在国家意志、佛道教义;与尊祖敬宗的三重关系中,择其可以凝聚家族成员的不错功能,行施于礼俗仪式,民间对于官方礼乐文化的利用,建立在优选可能地维护生存环境的前提上。如果仅以“宗教音乐”的概念理解音乐会的曲目,就会产生以偏概全、误读了它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的主要功能。在这里,“宗教音乐”一词的特定指向,巳成为理解这一文化事项的障碍,进而造成了对这一乐种的误导。并不是说,这一品类的音乐发挥的社会功能,没有宗教因素,这是一种创作于宫廷、流传于寺院、曾经在它的创作和流传地为其特殊礼仪服务的音乐。但在现实中,它是应用于民间仪式中的器乐品种,比、在宫廷和寺院中演奏的音乐情形来,即使不是不多、也是同样地包含了典雅与肃的品格。重要的是,随着采用这一鼓吹乐种的社会阶层的改变,随着采用它的礼仪式的改变,它的原有功能必将随着仪式功能的改变而改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