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今之争与文明自觉:中国语境中的施特劳斯

古今之争与文明自觉:中国语境中的施特劳斯

  • 字数: 2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178066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3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给中国学人的启发首先在于:自由主义也好,保守主义、新左派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也好,是否真的能让我们应对中国文明所面临的深刻历史危机。我们相信,按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培育自己,我们肯定不会轻易成为任何“主义”的教诲师,倒是难免走上艰难地思考中国文明传统的思想历程。
目录
徐戬
    编者说明
徐戬
    高贵的竞赛(代序)
刘小枫
    刺猬的温顺(2001)
甘  阳
    《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后记(2003)
张旭
    施特劳斯在中国——施特劳斯研究和论争综述(2003)
邓正来、曼斯菲尔德等
    与施特劳斯学派相关的若干问题——与曼斯菲尔德教授的对话(2008)
马恺之
    哲人的自由,哲人的沉默——施特劳斯与中国哲学(2008)
刘小枫
    施特劳斯与中国——古典心性的相逢(2009)
张志扬
    启蒙:落日前的凭吊——为“五四”九十周年而作(2009)
包利民
    “《罗尔斯篇》”与古今之争的得失(2009)
陈建洪
    张皇失措的哲学(2009)
张文涛
    施特劳斯、古典学与中国问题(2009)
韩  潮
    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中西之会——施特劳斯西来意(2009)
附录
施志高
    通识教育——通俗化还是教化(2009)
徐戬
    斯言之玷——审视一个中国的施特劳斯门人(2008)
摘要
    面对"神学"和"政治"的严峻现实,施特劳斯没有去拥抱任
     何幻想,反而把目光出人意料地投向了"反犹主义",他甚至认为,反犹主义者拉迦德'的思想水准要远远高于复国主义的思想水准。拉迦德挑明了犹太问题的"非此即彼":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消灭。他认为,"宗教"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同时也是决定各个民族之间自然差异的决定性要素——尽管自由主义宣布了各种价值之间的停战状态,诸神之间的斗争却从未止歇。暂时的停火协议并不意味着终止斗争,而是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斗争,以为自动放下武器就能换来敌人的仁慈是荒谬的。诸神之间不存
     在真正的中立者,停战协议未必不是一种瓦解对手的诡计。在残酷的斗争面前闭上眼睛不等,从世界上赶走了政治,即便是
     自由主义本身也难免沦为一种斗争工具。对于指望宪政制度的犹太人来说,拉迦德的立场说明:同化于德国社会的运动相当于在"诸神之争"的严峻现实面前闭上眼睛,或者更干脆地说,相当于文化自杀。把拉迦德简单视为种族主义分子,未免看轻了对手的份量,在施特劳斯眼里,拉迦德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拉迦德关注作为原初事实的"神学一政治问题"。
     现代的自然权利论在1789年达到很好,法国大革命给犹太人的解放带来福音。现代政制基于个体优先的政治原则,其思想根源是霍布斯、洛克以及卢梭在不同程度上所主张的自然状态论。考察欧洲政治思想史,政治要么是自然的,要么是人为的。按照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古典立场,人依其自然就是政治性的。现代观念抹除了自然和技艺的区分,把政治视为一种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