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茶经

茶经

  • 字数: 1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唐)陆羽
  • 出版日期: 2010-09-01
  • 商品条码: 97871010752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4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茶经》内容简介: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号竟陵子,居上饶(即今江西上饶)号东岗子,于南越(今广东)称桑苎翁。陆羽在所写《陆文学自传》中称自己不知所生,三岁时被遗弃野外,竟陵龙盖寺(后改名为西塔寺)僧智积在水滨拾得而收养于寺。陆羽长大后以《周易》为自己占卦,得“蹇”之“渐”卦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因而用它们作为自己的名姓,姓陆名羽字鸿渐。一说因智积俗姓陆,故以陆为姓(见《因话录》卷三)。 
目录
卷上
一之源
二之具
三之造
卷中
四之器
卷下
五之煮
六之饮
七之事
八之出
九之略
十之图 
摘要
    植而罕茂:用移栽的方法栽种,很少能生长得茂盛。旧时因而称茶为“不迁”。明陈耀文《天中记》:“凡种茶必下子,移植则不生。”植,栽种,移栽。
    法如种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二《种瓜》第十四:“凡种法,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先卧锄,耧却燥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瓜生数叶,招去豆,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唐末至五代时人韩鄂《四时纂要》卷二载种茶法:“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剧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拥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熟时收取子,和湿土沙拌,筐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其要点是精细整地,挖坑深、广各尺许,施粪作基肥,播子若干粒。这与当前茶子直播法并无多大区别。
    阳崖:向阳的山崖。阴林:茂林,因为树木众多浓荫蔽日,故称阴林。
    紫者上,绿者次:原料茶叶以紫色者为上品,绿色者次之。这样的评判标准与现今的不同。陈椽《茶经论稿序》是这样解释的:“茶树种在树林阴影的向阳悬崖上,日照多,茶中的化学成分儿茶多酚类物质也多,相对地叶绿素就少;阴崖上生长的茶叶却相反。阳崖上多生紫牙叶,又因光线强,牙收缩紧张如笋;阴崖上生长的牙叶则相反。所以古时茶叶质量多以紫笋为上。”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